时间: 2025-04-26 20: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6:23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
在海国的潮湿气候中,我的新居坐落于高寒之地。为了能够顺利上下山,我不得不付出许多劳力,然而我的寝处却显得干燥而不适。唯一的苦恼是江路崎岖,常常因为取水而感到腰酸背痛。我和几个仆人辛苦地在山中开凿,费力地斲削层层峦石。经过十天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水源,下面是坚硬的青石。整天听到水流声,什么时候才能见到飞溅的水花呢?我希望能丰盈我的酒食,借助锤子和钻子来获得利益。山石有时会用尽,但我的意志却远未消减。今早仆人们都很高兴,黄土也可以用来捏制泥土。我早晨用瓶子装雪水,晚上用坛子盛放冰湍。我这一生大抵如此,何尝不是艰难?即使是一勺水也是上天的恩赐,曲肱而卧也能感受到余下的欢愉。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诗、词、散文等多方面都有卓越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苏轼被贬至黄州时所作,他在当地的新居中感受到自然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但同时又展现出他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将苏轼在山中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淡泊结合得非常巧妙。诗中通过描绘新居的高寒环境和开凿水井的艰难过程,表明了生存的不易。尤其是“矻矻烦四夫,硗硗斲层峦”一句,生动描绘了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寻求生活的希望。而“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的感慨,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接受。他意识到生活的艰难是普遍存在的,而他所能做的就是在艰难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欢愉。最后,诗中提到“一勺亦天赐”,更是道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恩之情,表现出他在苦中作乐的豁达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一勺亦天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这首诗的情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