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5:25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
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
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
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
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南山的松树在寒风中摇曳,黄叶随风飘落。
谁会怜惜这儿女情长的花朵,它们在冰雪中凋零?
能够传递岁寒之中的坚韧,古往今来只有丘处机。
赵老拿到了这个精妙之处,轻松地洗净了胶粉的虚空。
手中调和着丹砂,染成这鹤顶的红色。
何必夸耀落墨的技艺,独自欣赏江南的工艺。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时值个人生活境遇波折,情感上也显得更加沉思。诗中借山茶花表达了对于坚韧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艺术的独到理解。
这首诗以山茶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思考。开篇的“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通过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坚韧的氛围,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接着,诗人通过“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来抒发对美好事物遭遇困境的惋惜,令人深思。
而“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则是将山茶花的坚韧与丘处机的高洁相提并论,表现出一种对真理与品格的追求。接下来的“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则承袭了对艺术的探讨,强调了艺术的真谛在于内在的理解,而非表面的技巧。
最后以“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工艺的欣赏,同时也揭示了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的独特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萧萧南山松”意指什么?
A. 孤寂
B. 繁茂
C. 动人
“儿女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轻与脆弱
B. 坚韧与勇气
C. 美好与珍贵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对什么的欣赏?
A. 笔墨技艺
B. 江南工艺
C. 传统文化
答案:1.A,2.A,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