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1:03
鼓吹曲辞 芳树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
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
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
这首诗在问,哪里能见到早春的花香呢?仿佛就在长门殿里。那夭桃的颜色像绶带一样鲜艳,秾李的光辉如同绸缎般柔和。啼鸟在稀疏的花丛中嬉戏,游蜂则在香气四溢的花间酿蜜。叹息着春风吹起,却让人无法见到你。
作者介绍:沈佺期(生卒年不详),字子璋,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歌创作。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尤其对春天和花卉的描写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首句“何地早芳菲?”以疑问引入,立刻引起读者的好奇。同时,诗人将目光聚焦于“长门殿”,这个意象不仅暗示了繁华的环境,也可能隐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使用了鲜明的比喻,巧妙地将桃花和李花的美丽形象展现出来,色彩的对比使得春意愈加浓烈。
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诗人并未忘记内心的情感。最后两句“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通过春风的呼唤与花瓣的飘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层次。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春日的短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门殿”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繁华
C. 乡愁
“夭桃色若绶”中的“绶”指什么?
A. 一种花
B. 绶带
C. 月亮
诗中表达了对谁的思念?
A. 亲人
B. 朋友
C. 自己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