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19:05
原文展示
舍事入樵径,云木深谷口。万壑移晦明,千峰转前后。嶷然龙潭上,石势若奔走。开拆秋天光,崩腾夏雷吼。灵溪自兹去,纡直互纷纠。听声静复喧,望色无更有。冥冥翠微下,高殿映杉柳。滴滴洞穴中,悬泉响相扣。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早窥神仙箓,愿结芝朮友。安得羡门方,青囊系吾肘。
白话文翻译
离开尘世进入樵夫的小径,云雾缭绕的树木深处是谷口。万千山谷的光影变幻,千座山峰在转动。在巍峨的龙潭之上,石头的形态仿佛在奔跑。秋天的阳光洒落,夏日的雷声轰鸣。灵溪从这里流去,曲折与直线的交替错综复杂。听声音时而静谧时而喧闹,望景色时而淡时而浓。在幽深的翠绿山峦下,高大的殿堂映照着杉树和柳树。洞穴中滴水声,悬泉的响声相互呼应。昔日的秦王之女,羽化成仙已久远。傍晚松风徐来,箫声在左右回荡。早早地窥探神仙的秘籍,希望能结交仙草的朋友。如何才能得到仙人的方法,将青囊系在我的肘部。
注释
- 舍事入樵径:离开尘世,进入樵夫的小径。
- 云木深谷口:云雾缭绕的树木深处是谷口。
- 万壑移晦明:万千山谷的光影变幻。
- 千峰转前后:千座山峰在转动。
- 嶷然龙潭上:在巍峨的龙潭之上。
- 石势若奔走:石头的形态仿佛在奔跑。
- 开拆秋天光:秋天的阳光洒落。
- 崩腾夏雷吼:夏日的雷声轰鸣。
- 灵溪自兹去:灵溪从这里流去。
- 纡直互纷纠:曲折与直线的交替错综复杂。
- 听声静复喧:听声音时而静谧时而喧闹。
- 望色无更有:望景色时而淡时而浓。
- 冥冥翠微下:在幽深的翠绿山峦下。
- 高殿映杉柳:高大的殿堂映照着杉树和柳树。
- 滴滴洞穴中:洞穴中滴水声。
- 悬泉响相扣:悬泉的响声相互呼应。
- 昔时秦王女:昔日的秦王之女。
- 羽化年代久:羽化成仙已久远。
- 日暮松风来:傍晚松风徐来。
- 箫声生左右:箫声在左右回荡。
- 早窥神仙箓:早早地窥探神仙的秘籍。
- 愿结芝朮友:希望能结交仙草的朋友。
- 安得羡门方:如何才能得到仙人的方法。
- 青囊系吾肘:将青囊系在我的肘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进入深山,探访仙境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人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山仙境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人生活的渴望。诗中“万壑移晦明,千峰转前后”等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充满了动感和神秘感。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希望与仙人为友,追求长生不老的仙境生活。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山水仙境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舍事入樵径:诗人离开尘世,进入樵夫的小径,象征着对世俗的放弃和对自然的向往。
- 云木深谷口:云雾缭绕的树木深处是谷口,描绘了深山的神秘和幽静。
- 万壑移晦明:万千山谷的光影变幻,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变幻莫测。
- 千峰转前后:千座山峰在转动,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峰动感。
- 嶷然龙潭上:在巍峨的龙潭之上,龙潭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 石势若奔走:石头的形态仿佛在奔跑,运用比喻手法,增强了动感。
- 开拆秋天光:秋天的阳光洒落,描绘了秋日的明媚。
- 崩腾夏雷吼:夏日的雷声轰鸣,展现了夏日的活力和力量。
- 灵溪自兹去:灵溪从这里流去,灵溪象征着灵性和生命力。
- 纡直互纷纠:曲折与直线的交替错综复杂,描绘了溪流的曲折和变化。
- 听声静复喧:听声音时而静谧时而喧闹,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
- 望色无更有:望景色时而淡时而浓,描绘了景色的变化。
- 冥冥翠微下:在幽深的翠绿山峦下,翠微象征着幽静和神秘。
- 高殿映杉柳:高大的殿堂映照着杉树和柳树,描绘了仙境的景象。
- 滴滴洞穴中:洞穴中滴水声,悬泉的响声相互呼应,展现了自然的和谐。
- 昔时秦王女:昔日的秦王之女,羽化成仙已久远,引入了仙境的传说。
- 日暮松风来:傍晚松风徐来,描绘了傍晚的宁静。
- 箫声生左右:箫声在左右回荡,增添了仙境的神秘感。
- 早窥神仙箓:早早地窥探神仙的秘籍,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 愿结芝朮友:希望能结交仙草的朋友,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渴望。
- 安得羡门方:如何才能得到仙人的方法,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渴望。
- 青囊系吾肘:将青囊系在我的肘部,青囊象征着仙人的法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势若奔走”,将石头的形态比喻为奔跑。
- 拟人:如“千峰转前后”,赋予山峰动感。
- 对仗:如“听声静复喧,望色无更有”,形成了音韵和意义上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人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深山仙境的描绘,展现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希望与仙人为友,追求长生不老的仙境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木:云雾缭绕的树木,象征着神秘和幽静。
- 万壑:万千山谷,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变幻莫测。
- 千峰:千座山峰,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动感。
- 龙潭:龙潭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 灵溪:灵溪象征着灵性和生命力。
- 翠微:翠微象征着幽静和神秘。
- 高殿:高大的殿堂,象征着仙境的景象。
- 悬泉:悬泉的响声相互呼应,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 箫声:箫声在左右回荡,增添了仙境的神秘感。
- 青囊:青囊象征着仙人的法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壑移晦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谷的静谧
B. 山谷的光影变幻
C. 山谷的幽深
D. 山谷的喧闹
-
诗中“嶷然龙潭上”中的“嶷然”是什么意思?
A. 巍峨
B. 平静
C. 幽深
D. 神秘
-
诗中“愿结芝朮友”表达了诗人什么愿望?
A. 结交仙草的朋友
B. 结交山林的朋友
C. 结交世俗的朋友
D. 结交诗人的朋友
-
诗中“青囊系吾肘”中的“青囊”象征着什么?
A. 仙人的法宝
B. 诗人的书袋
C. 山林的果实
D. 世俗的财富
答案:
- B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李华《仙游寺》:两者都描绘了山水的壮丽景色,但李白更注重表达对仙境的向往,而李华则更注重表达对仙人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有助于深入理解山水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