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画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2:49:09

诗句

奋雄何勇猛,取履若儿童。

眇是沙中帝,不如圯上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09

原文展示:

奋雄何勇猛,取履若儿童。眇是沙中帝,不如圯上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勇猛的英雄,但他所做的事情却像孩子拿鞋子一样简单无力。与其说他是沙中之王,不如说那位坐在桥边的老翁更值得尊敬。

注释:

  • 奋雄:奋起雄心,勇猛之意。
  • 取履:拿鞋子,这里比喻动作简单。
  • :渺小、微不足道的意思。
  • 沙中帝:指在沙子中称王,意指地位微不足道。
  • 圯上翁:指坐在桥边的老翁,形象平凡却有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庭栋,号石山,宋代诗人,文人,政治家。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文学成就显著,以豪放激昂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外敌入侵,诗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英雄与平凡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英雄与平凡之间的差异。开头两句以“奋雄何勇猛”引入,描绘出英雄的勇猛气概,紧接着用“取履若儿童”表达出英雄行为的幼稚与无力。这种对比让人感到英雄虽然勇猛,但在某些方面却如同孩子般无能。随后,诗人提到“眇是沙中帝”,指出这种勇猛在广阔的天地中显得多么微不足道,甚至不如“圯上翁”,即使是一个普通的老翁,反而更具智慧与深度。这不仅是对英雄的反思,也是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真正智慧与力量的向往。整首诗言辞简练,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思考与独到的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奋雄何勇猛”:赞美英雄的勇猛气概。
    • “取履若儿童”:暗示英雄的行动幼稚,缺乏实质。
    • “眇是沙中帝”:强调英雄的成就微不足道。
    • “不如圯上翁”:更看重平凡者的智慧。
  • 修辞手法

    • 对比:英雄与儿童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主题。
    • 比喻:将英雄比作“沙中帝”,增强了无力感。
  • 主题思想:通过对英雄的反思,表达了对于真正智慧与内涵的追求,强调平凡人的智慧与价值。

意象分析:

  • 勇猛:象征着强大的外在力量。
  • 儿童:象征着天真与无知。
  • 沙中帝:象征着虚幻的荣耀与成就。
  • 圯上翁:象征着智慧与真实的人生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奋雄何勇猛”中的“奋雄”意指: A. 英雄的勇猛
    B. 孩子的天真
    C. 老翁的智慧
    D. 沙子的虚幻

  2. 诗中提到的“沙中帝”意指: A. 强大的帝王
    B. 微不足道的成就
    C. 平凡的老人
    D. 孩子的玩耍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英雄与平凡的反思,而陶渊明则通过描述理想社会来反映对现实的不满。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刘克庄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负丞零陵更尽,而代者未至。家君携老幼先归 秋暑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 寄题袁机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 其一 妙净庵 看小舟除萍二首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 春日六绝句 晓过叶家桥二首 瓶中红白二莲五首 再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旁的字 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殁的词语有哪些 明远 推贤进士 洪福齐天 玉竹 蒙羞 车字旁的字 东冲西决 不待蓍龟 雪月 侈谈 诘屈謷牙 齲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