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4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5:20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
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
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
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竹子上的露珠滴落发出寒冷的声音,离别的人在清晨的思念中惊醒。酒醒后,秋天的席子变得冰冷,急促的风吹得夏衣轻薄。因疲倦而沉沉入睡,却又在梦中解开了幽暗的思绪,闲暇之中愈发添了离愁别绪。又有谁来怜惜我独自斜倚在枕头上,斜月透过窗子照耀得如此明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离人”与“思”常见于古诗文中,反映古代文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普遍感受。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二人并称“元白”。他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应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百态。元稹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场景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晚秋》创作于诗人晚年,背景可能是他在秋天思念故人,感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诗中蕴含了对人生孤独与思念的深刻反思。
《晚秋》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描绘了秋天的凄清和孤独。诗人通过“竹露滴寒声”一语,唤起了读者对寒冷秋夜的感知,随之而来的“离人晓思惊”则让人感受到思念之情的骤然袭来,情感强烈而真实。接着,诗人写道“酒醒秋簟冷”,这一句将酒意与孤独结合,反映出秋夜的清冷与人的内心孤寂。接下来的“风急夏衣轻”则是对季节变迁的敏感描写,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不易。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完美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体现了诗人在秋天的寂静中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故人的思念,展现了人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竹露滴寒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静 B. 寂寞 C. 快乐 D. 兴奋
诗人写道“风急夏衣轻”,这句中的“夏衣”指的是什么?
A. 秋衣 B. 夏天的衣服 C. 冬衣 D. 春衣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伤感 C. 兴奋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元稹的《晚秋》相比,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但其情感更加激烈,使用的意象也更为丰富。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但元稹的诗更加内敛,情感细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