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7:14
《赋得鱼登龙门》
作者:元稹
鱼贯终何益,龙门在苦登。
有成当作雨,无用耻为鹏。
激浪诚难溯,雄心亦自凭。
风云潜会合,鬐鬣忽腾凌。
泥滓辞河浊,烟霄见海澄。
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
这首诗表达了鱼在龙门前的艰难登攀,暗示着通过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鱼群虽然不断前行,但在龙门面前却是徒劳的。成功的人就像雨般滋润大地,而那些耻于飞升的鹏鸟是无用的。激流险滩难以逆行,但心中的雄心依然可以自我凭借。风云将会汇聚,突然之间就会在天际飞腾。泥泞的河流已不再停留,清澈的海面在烟霄之上显现。回头望去,那些随波逐流的人,谁又敢期望与我一道飞升呢?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应关注民生,表达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稹的中年时期,当时他深感社会动荡与个人奋斗的艰辛,诗中通过鱼登龙门的意象,反映了人们对成功的渴望与追求,鼓励读者勇于面对挑战,追求卓越。
《赋得鱼登龙门》通过鱼与龙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生奋斗的艰辛与希望。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深沉,特别是“鱼贯终何益,龙门在苦登”两句,直接点出成功之路的艰难与不易。诗人通过鱼与龙的对比,展示了普通人与成功者之间的距离,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
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中,诗人利用“激浪”、“风云”等词汇,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暗示了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波折与挑战。而“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则传达了诗人对顺应潮流者的不屑与对志同道合者的期待,激励人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不仅具备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哲理,同时也展示了元稹作为诗人的广阔视野与社会责任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强调了奋斗与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与勇气,才能最终实现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门”象征什么?
“激浪诚难溯”中的“激浪”比喻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在意象与主题上与《赋得鱼登龙门》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奋斗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