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5:23
清都夜境
夜久连观静,斜月何晶荧。
寥天如碧玉,历历缀华星。
楼榭自阴映,云牖深冥冥。
纤埃悄不起,玉砌寒光清。
栖鹤露微影,枯松多怪形。
南厢俨容卫,音响如可聆。
启圣发空洞,朝真趋广庭。
闲开蕊珠殿,暗阅金字经。
屏气动方息,凝神心自灵。
悠悠车马上,浩思安得宁。
夜深人静,望去四周是那样的宁静,斜挂的月亮闪烁着晶莹的光辉。
空旷的天空如同碧玉般清澈,繁星点点,清晰可见。
楼阁在阴影中映照,云窗深邃昏暗。
微尘静静地不曾起伏,玉石的台阶上闪烁着寒冷的清光。
栖息的仙鹤在露水中留下一抹微影,枯老的松树形成奇异的形状。
南侧的房间庄重如卫士,声音轻盈宛如可听。
启示圣道的声音空灵而深远,朝向真理的广阔庭院而去。
悠闲地开启珍珠殿,暗中阅读金色的经文。
屏住呼吸,心神安静自得。
在悠远的车马声中,繁杂的思绪如何能够安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他以诗歌、文章而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有直抒胸臆的特点。
创作背景 本诗成于元稹十六至十八岁之间,正值他的青春年少,内心充满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此时的社会环境,正是唐代盛世,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索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憧憬。
《清都夜境》是一首描绘夜晚宁静景象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夜久连观静”引入,描绘了夜色的深沉与宁静,紧接着“斜月何晶荧”则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月光的美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通过“寥天如碧玉,历历缀华星”描绘了无垠的星空,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神秘。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中出现了“楼榭自阴映,云牖深冥冥”,这不仅为诗歌增添了层次感,也带来了一丝神秘的气息。
诗句中的意象如“栖鹤露微影”与“枯松多怪形”,传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细腻观察及其对自然的感悟。这些意象不仅充满了诗意,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屏气动方息,凝神心自灵”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道理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心灵和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人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超然,展现了元稹对于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夜景为背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反映了元稹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斜月”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星星
B. 月亮
C. 太阳
“屏气动方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心情激动
B. 内心宁静
C. 想念故人
诗中提到的“金字经”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经典文献
C. 小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