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歌词》

时间: 2025-05-04 21:51:35

诗句

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1:35

踏歌词

原文展示:

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白话文翻译:

桃花的小路和柳树的陌上,真是好走。灯下妆成的歌声,仿佛是在月光下歌唱。这里是襄王的旧宫殿,至今依然有那么多身材纤细的女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桃蹊:指桃花树旁的小路。
  • 柳陌:指柳树旁的小路。
  • 镫下:指灯下,古时用来照明的灯具。
  • 妆成:化妆打扮。
  • 襄王:指春秋时期的襄王,可能与楚国有关。
  • 故宫地:指往日的宫殿遗址。

典故解析: “襄王故宫”可能是指楚国的宫殿,与历史人物和故事有关。楚襄王是春秋时期的君主,诗中提及的“故宫”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暗示着往日的繁华与如今的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紫阳,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诗歌而闻名,作品多描写山水、风景、人情等,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禹锡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反映了诗人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踏歌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桃花与柳树的美丽,表现出一种春天的生机和温柔的气息。诗的开头用“桃蹊柳陌”勾勒出一幅优雅的画面,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接着,诗人提到“镫下妆成月下歌”,这不仅是对美好景色的描绘,更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人感受到月光下的浪漫与乐趣。

然而,转折在“为是襄王故宫地”,诗人似乎在感叹曾经的辉煌已成往事,襄王的宫殿如今只留下了遗迹,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无常。最后一句“至今犹自细腰多”则将诗意推向高潮,似乎在说明即使时光流逝,往昔的美丽依旧存在,只是变得更加缥缈、遥远。整首诗在抒情与叙事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展现了刘禹锡对历史与美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桃蹊柳陌好经过:描绘了春天里桃花和柳树的美丽景致,传达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
  • 镫下妆成月下歌:表现出在灯光下打扮的女子,似乎正在月下欢唱,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气氛。
  • 为是襄王故宫地:引入历史典故,暗示此地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
  • 至今犹自细腰多:感叹尽管时光流逝,依旧有许多美丽的女子,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蹊”和“柳陌”比作美丽的风景,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桃花、柳树、月光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感伤与对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蹊: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柳陌:代表着柔和与温柔的自然景象。
  • 月下歌:传达出一种浪漫、悠扬的氛围。
  • 细腰:暗示女子的美丽与优雅,体现了对美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踏歌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禹锡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襄王故宫”主要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宫殿?
    A) 汉武帝
    B) 楚襄王
    C) 唐太宗
    D) 明成祖

  3. 诗中“桃蹊柳陌”所描绘的意境主要是?
    A) 荒凉
    B) 美丽
    C) 哀伤
    D) 迷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鹿柴》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强调宁静与和谐;而《踏歌词》则在自然景色中融入历史的沉思,展现出对美与往事的感怀。两者都运用细腻的描绘,但主题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禹锡研究》

相关查询

壬癸岁书情 投翰长赵侍郎 夏州道中 寄怀南北故人 题道成上人院 寄宋明府 御试二首 辇下书事 芳草 寄题崔校书郊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花鞴扇 老娘们儿 谄头 豁了 竖心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马耳春风 属曹 忿忿不平 名誉扫地 龍字旁的字 亚肩迭背 屮字旁的字 包含具的词语有哪些 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匀脂抹粉 升结尾的成语 包含阪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