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04
原文展示:
月下小坐书怀 唐顺之 〔明代〕
满庭圆月坐孤松,聊息尘机长道容。 任侠早知同画虎,谈兵晚更笑屠龙。 支离避疾犹分粟,澼乘时亦请封。 蕙帐故山应待久,尚从长乐听鸣钟。
白话文翻译:
在满是圆月的庭院中,我坐在孤独的松树下,暂时放下尘世的纷扰,长久地沉浸在道家的从容之中。 早年我像任侠一样,早已知道画虎不成反类犬的道理,晚年谈论兵法时,更是嘲笑那些不切实际的屠龙之技。 我因病避世,却仍能分得一些粮食,适时地请求封赏。 我的蕙帐和故乡的山林应该会等待我很久,我仍然会从长乐宫中聆听那悠扬的钟声。
注释:
诗词背景:
唐顺之是明代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月下独坐时的感慨,通过对孤松、圆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任侠、谈兵等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下独坐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诗中“满庭圆月坐孤松”一句,以圆月和孤松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然的氛围。“任侠早知同画虎,谈兵晚更笑屠龙”则通过对早年和晚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脱。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精神自由和对尘世的超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对不切实际的技艺的嘲笑,体现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画虎”和“屠龙”分别比喻什么? A. 模仿高超但难以达到;高超而不切实际的技艺 B. 模仿低劣但容易达到;低劣而不切实际的技艺 C. 模仿高超但容易达到;高超而切实际的技艺 D. 模仿低劣但难以达到;低劣而切实际的技艺
诗中“蕙帐故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尘世的超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D.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中“长乐听鸣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向往? A. 对尘世的超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D.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