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05
原文展示: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少年意气王千斤,铁棒曾穿万虏群。 壮士从来不病死,孤儿今属羽林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勇士的英勇形象,他有着千斤之力,曾经用铁棒穿过无数敌人的群体。这位壮士从不因病而死,现在他的孤儿已经加入了羽林军。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文学家、军事家,字应德,号东厓,江苏常州人。他以文学和军事才能著称,曾参与抗击倭寇的战争。这首诗是他在边塞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边疆勇士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唐顺之担任边塞职务时,目睹边疆勇士的英勇事迹后有感而发,旨在赞颂这些勇士的英勇无畏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塑造了一位年轻勇士的英勇形象。首句“少年意气王千斤”展现了勇士的年轻活力和超凡力量,而“铁棒曾穿万虏群”则进一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他在战场上的无敌英姿。后两句“壮士从来不病死,孤儿今属羽林军”则表达了勇士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以及对后代的期望和传承。整首诗充满了对勇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边疆勇士的英勇无畏和对国家的忠诚的赞颂,以及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唐顺之的其他边塞诗作,如《塞上曲》等,以了解他在边塞任职时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王昌龄的《出塞》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边塞题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