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5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56:24
偶成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平生梦不遇邯郸,
学道求仙兴已阑。
旋改诗编入新刻,
重寻琴谱发清弹。
不惭晚境为寒峻,
翻笑当年慕势官。
志业无成年及耄,
那知身反误儒冠。
我一生的梦想未能在邯郸实现,
追求道理和寻求仙道的兴致已渐渐淡去。
我重新编写诗歌,加入新的刻本,
又重新寻找琴谱,发出清脆的弹奏声。
不为晚年的境遇感到惭愧,
反而嘲笑当年对权势的追逐。
志向事业到老却没有成就,
谁知我反而误入了儒生的圈子。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怀和哲理见长。他的诗风清新,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哲学和对世事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卫宗武晚年,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展现出对当年心怀壮志的自嘲与无奈。
这首诗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自嘲的姿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提到“梦不遇邯郸”和“学道求仙兴已阑”,表达了他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尤其是对年轻时追求的道理和仙道的淡漠。接着,诗人通过“旋改诗编入新刻”和“重寻琴谱发清弹”这两句,表现出他仍然保持着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尽管此时的他已不再年轻。
“不惭晚境为寒峻,翻笑当年慕势官”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人不再为自己的晚年境遇感到羞愧,反而嘲笑自己曾经对权势的渴望。这种转变显示了他的心态从追求功名利禄转向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审视。
最后两句“志业无成年及耄,那知身反误儒冠”则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诗人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虽然身处于儒生的身份中,但却未能实现当初的志向。这种自我反思与对往事的追忆,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人性的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展现了对年轻时追求的反思和晚年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邯郸”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追求
c) 个人身份
答案:b
诗人对晚年境遇的态度是?
a) 感到羞愧
b) 无所谓
c) 感到自豪
答案:b
诗中的“琴谱”象征什么?
a) 权力
b) 传统
c) 艺术与内心的和谐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卫宗武的《偶成》更具自省和哲理性,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豪情的豪迈与不羁。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