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5:07
寄嵩阳道人
作者: 曹邺 〔唐代〕
三山浮海倚蓬瀛,
路入真元险尽平。
华表千年孤鹤语,
人间一梦晚蝉鸣。
将龙逐虎神初王,
积火焚心气渐清。
见说嵩阳有仙客,
欲持金简问长生。
这首诗描绘了三座高山如同浮在海面上,依靠着蓬莱仙境;通向真理的道路虽然险峻,但最终却是平坦的。华表上的千年孤鹤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人间的梦境中,晚秋的蝉鸣使人感到淡淡的哀伤。将龙逐虎,神明初现王权,内心的火焰逐渐熄灭,心境也变得清明。听说嵩阳有仙人,我想拿着金简去询问长生不老之道。
逐句解释生僻字和词语的含义: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邺,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道教思想,具有浓厚的哲理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追寻道教思想与长生不老的理想过程中所写,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寄嵩阳道人》是一首结合了道教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三山浮海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一个理想的仙境,带给读者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诗的开头以“三山浮海倚蓬瀛”引入,通过形象的比喻,营造出一种遥不可及的仙境。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路入真元险尽平”,暗示追求真理的道路往往充满艰险,但最终能达到内心的平和。
诗中通过“华表千年孤鹤语”和“人间一梦晚蝉鸣”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时间与生命的哲学思考,表达了人生短暂与追求永恒的矛盾心态。最终,诗人渴望向嵩阳的仙客请教长生不老的道理,既是对理想的追寻,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匠心,既有高远的山水之美,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显示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认同与向往。
逐句解析:
三山浮海倚蓬瀛:高耸的三座山脉仿佛漂浮在海上,依靠着神秘的仙境,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路入真元险尽平:通往真理的道路虽然艰难险阻,但最终会趋于平坦,象征着追求真理的艰辛与成果。
华表千年孤鹤语:千年华表上的孤鹤似在诉说无尽的故事,暗示着孤独与历史的沉淀。
人间一梦晚蝉鸣:人世间的短暂如梦,秋天的蝉鸣则是对生命流逝的哀叹。
将龙逐虎神初王:描绘了斗争与权力的逐鹿,反映了人们对权力的渴望。
积火焚心气渐清:内心的焦虑与欲望逐渐消散,心境愈加清明。
见说嵩阳有仙客:听闻嵩阳山上有仙人,表现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欲持金简问长生:想要拿着金简去请教仙人的长生之道,体现了对智慧的渴求。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哲理,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道教思想中的长生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山”指代什么?
A. 现实中的大山
B. 道教中的仙山
C. 战争的山丘
“华表千年孤鹤语”中的“孤鹤”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高洁
C. 财富
诗人希望向嵩阳的仙客请教什么?
A. 诗歌创作
B. 生活哲理
C. 长生不老之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寄嵩阳道人》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