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时间: 2025-05-02 13:29:11

诗句

东家丘蓄缘何息,百里奚牛为底肥。

自得三人虽损一,此心到处物无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9:11

原文展示: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作者: 陈普 〔宋代〕

东家丘蓄缘何息,
百里奚牛为底肥。
自得三人虽损一,
此心到处物无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边的丘陵上为什么会停止耕作呢?是因为百里奚的牛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厚的肥料。我虽然失去了一人,但我心中自得,处处都能与事物和谐相处。

注释:

  • 东家:指东边的邻居。
  • 丘蓄:指丘陵的农田。
  • 缘何息:为何停止耕作。
  • 百里奚:春秋时期的名臣,以善养牛而闻名。
  • 底肥:肥料的来源。
  • 自得三人:即使失去一个朋友,仍然心满意足。
  • 物无违:与万物和谐相处,无所违背。

典故解析:

“百里奚”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人物,他以善于养牛而闻名,代表着聪明和智慧。在古代,牛是农耕的重要动物,寓意丰收与富饶。“三人”则可以引申为朋友之间的情谊,强调了内心的满足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普,字仲明,号岫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陈普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乙巳年,诗人夜坐于邵武建宁,怀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诗人以东家丘蓄的农田作为开篇,引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农田的耕作与停止,不仅是农业的现象,更是对生活状态的隐喻。诗中提到的百里奚牛,象征着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生活的智慧和理解。尽管失去了一位朋友,但诗人心中却自得,表明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呼应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东家丘蓄缘何息”:探讨邻居为何停止耕作,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百里奚牛为底肥”:牛作为丰收的象征,暗示了生活的富足。
    • “自得三人虽损一”:强调内心的满足,虽然失去,但依然充实。
    • “此心到处物无违”: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农作与生活态度进行类比。
    • 对仗:“自得三人虽损一”与“此心到处物无违”形成呼应,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面临失去,但内心依然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丘蓄:象征着耕耘与丰收,寓意生活的基础。
  • 百里奚牛:代表智慧与富饶,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
  • 三人:象征友谊,突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家丘蓄缘何息”中的“丘蓄”指的是什么? A. 农田
    B. 山丘
    C. 河流

  2. 诗中提到的“百里奚”以什么著称? A. 诗才
    B. 善养牛
    C. 战斗

  3. 诗人对失去朋友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绝望
    B. 自得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陈普与李白:两位诗人均以自然和人生态度为主题,但李白的豪放与陈普的淡然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追求功名与自由,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水 游杨鸿卢南园次韵二首 其二 游杨鸿卢南园次韵二首 其一 瑞莲亭为建宁张太守赋 挽吴编脩母 送李绣衣督学 送龙孔目归省 挽胡忠安公 和缪邰生游郊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英雄短气 入宝山而空回 缶字旁的字 陷机 穷不失义 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筌鱼 握两手汗 鳥字旁的字 瞻前思后 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铜郭 刀字旁的字 两两三三 旌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