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22:30
玉漏声长灯耿耿,
东墙西墙时见影。
月明窗外子规啼,
忍使孤魂愁夜永。
夜深人静,漏壶滴水的声音悠长,灯光明亮,映照着东墙西墙的影子。月光明亮,窗外传来杜鹃的啼鸣,令人忍不住感到孤独的灵魂在漫长的夜晚中愁苦不已。
“子规啼”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杜鹃在春天啼叫,常与思念故人或离别之情相联系。在古代文学中,杜鹃的啼声被视为一种哀伤的情感表达。
薛涛(768年-832年),唐代女诗人,以其才情和美貌闻名,曾在长安开设诗社,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她的诗作情感细腻,风格独特,擅长描写女性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这首诗写于薛涛与友人杨蕴中分别时,表达了她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在一个灯火通明、月色皎洁的夜晚,她通过描绘环境与心情,传达出深切的情感。
《赠杨蕴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两句“玉漏声长灯耿耿”,通过“玉漏”的滴水声和“灯耿耿”的光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寂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月明窗外子规啼”,则将情感进一步升华。月光的清辉和杜鹃的啼鸣,既是夜晚的美丽风景,也象征着离别的伤感。杜鹃的啼叫,像是对离别友人的感叹,加深了诗中孤独的主题。最后一句“忍使孤魂愁夜永”,则直白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无尽愁苦。
整首诗不仅在意象上具有丰富的层次感,情感上也极为真挚,展现了薛涛作为女诗人的细腻与敏感。
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借助夜晚的宁静与哀伤,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无奈。
诗中“玉漏声长”意指什么?
A. 时间流逝
B. 灯光明亮
C. 鸟鸣声
诗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A. 燕子
B. 杜鹃
C. 喜鹊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风光
B. 离别与思念
C. 生活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