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7:34
西江月·顷在黄州
作者:苏轼 〔宋代〕
顷在黄州,
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
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
解鞍,由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
流水锵然,
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由肱一作曲肱照野弥弥浅浪,
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
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最近我在黄州,
春夜我走在蕲水边,
经过一家酒家,
喝酒后醉倒,
在一座小桥上乘着月光,
卸下马鞍,靠着桥边醉卧片刻。
醒来时已是清晨,
乱山环抱,
流水潺潺,
我怀疑这不是人世间的景象。
于是我把这些话写在了桥柱上。
月光照耀,野外的水波轻轻荡漾,
空中隐约浮现层层云霄。
马尚未解鞍,骄傲地栖息,
我想醉卧在芳草丛中。
可惜这清澈的溪水和明月,
不该让它们被人踩碎。
我在绿杨桥上卸下马鞍,
听到杜鹃一声声叫唤,迎来春晓。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兼具细腻与深沉,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现实。
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生活困顿,但在自然美的映衬下,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西江月·顷在黄州》是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夜的醉酒情景。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开篇描绘了诗人在黄州的春夜,醉酒后在溪桥上沉醉的情景,展现了他对酒的放纵与对自然的陶醉。苏轼通过“乱山攒拥,流水锵然”描绘出黄州春夜的迷人景象,令人恍若置身仙境,表现出他对世俗的超脱。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则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忧虑,既是对自然美的感慨,也隐含对人生短暂和易逝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词以轻松的笔调写出沉重的情感,展现出苏轼在逆境中仍然保持的豁达态度。诗词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苏轼的艺术魅力和人生哲学。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展现出一种洒脱、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西江月·顷在黄州》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秋天的黄昏
B. 春天的夜晚
C. 夏日的午后
D. 冬天的清晨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爱情的失落
B. 对自然美的珍惜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历史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