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龙潭西斋》

时间: 2025-05-02 04:23:47

诗句

寂寞幽斋暝烟起,满径西风落松子。

远公一去兜率宫,唯有面前虎溪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3:47

原文展示:

寂寞幽斋暝烟起,
满径西风落松子。
远公一去兜率宫,
唯有面前虎溪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书斋,傍晚时分,迷烟升起,西风吹拂,松子的果实纷纷落下。远道而来的高僧已经前往兜率宫,留下的只有我眼前流淌的虎溪水。

注释:

字词注释:

  • 寂寞:孤独、冷清。
  • 幽斋:幽静的书斋。
  • 暝烟:傍晚时分升起的烟雾。
  • 满径:满满一条小路。
  • 西风:傍晚的风,指从西方吹来的风。
  • 落松子:松树的果实落下。
  • 远公:指高僧或德高望重的人。
  • 兜率宫:佛教中的天宫,传说是弥勒菩萨的居所。
  • 虎溪水:指虎溪的水,象征自然与宁静。

典故解析:

  • 兜率宫:在道教和佛教中,兜率宫是一个重要的场所,常用来象征理想的境界和超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见长。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李群玉在一个宁静的书斋中,可能是他对高僧远行的感慨和孤独之情的抒发。诗中展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幽的环境和细腻的情感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幽静的书斋、傍晚的烟雾和西风中的松子,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带 melancholic 的氛围。这种环境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呼应,令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接下来的“远公一去兜率宫”,不仅表面上描绘了高僧的远行,更隐喻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的反思。高僧的离去,象征着一种超脱和升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对理想的向往。

最后一句“唯有面前虎溪水”,则将诗人孤独的心情与自然的景象结合在一起,虎溪水流淌的声音似乎在回响着诗人的思考与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思,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寂寞幽斋暝烟起: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安静的书斋,傍晚的烟雾升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满径西风落松子:西风吹落松子,细节生动,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3. 远公一去兜率宫:描写高僧的远行,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追求,暗示着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4. 唯有面前虎溪水:最后一句将视线聚焦于眼前的虎溪水,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人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赋予它们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满径西风落松子”与“唯有面前虎溪水”,体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幽静的环境、表达孤独的情感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幽斋: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独处。
  2. 西风: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3. 松子: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4. 虎溪水:代表自然的永恒与人类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远公”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大明宫
    B. 兜率宫
    C. 灵隐寺
    D. 普陀山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索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1. B. 兜率宫
  2. B. 孤独与思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但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群玉的《题龙潭西斋》则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哲思,二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3. 《李群玉诗文选》

相关查询

木兰花令 二首 其一 木兰花 其一 哈巴河记游 木兰花慢(秋意) 木兰花慢 送灶 木兰花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七 木兰花/玉楼春 木兰花慢 其二 思萱卷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五 木兰花慢 其二 送芷澄供职入都,仍次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动支 心旷神恬 文场 齐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包含哭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暗里使劲 王字旁的字 离域 七步八叉 散走 寓治 鹤子梅妻 齿字旁的字 日新月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