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1:38
寄监察从兄
作者: 曹邺 〔唐代〕
我祖居邺地,邺人识文星。
此地星已落,兼无古时城。
古风既无根,千载难重生。
空留建安书,传说七子名。
贱子生桂州,桂州山水清。
自觉心貌古,兼合古人情。
因为二雅诗,出语有性灵。
持来向长安,时得长者惊。
芝草不为瑞,还共木叶零。
恨如辙中土,终岁填不平。
吾宗戴豸冠,忽然入西京。
怜其羽翼单,抚若亲弟兄。
松根已坚牢,松叶岂不荣。
言罢眼无泪,心中如酒酲。
我祖籍在邺地,那里的人都知道文星的光辉。如今这颗星星已然陨落,古老的城池也不复存在。古老的风气已无根基,千年之后难以重振。只留下建安时期的书籍,流传着七位子弟的名字。可怜我这个出身寒微的后生,生于桂州,那里山水清幽。我觉得心境古朴,兼具古人的情怀。因为写了《二雅》的诗,表达出我的性情与灵气。带着这些诗歌去长安时,常常能引起长辈们的惊讶。芝草不再作为瑞草,而是和落叶一起凋零。心中恨意如同车辙中的泥土,年复一年也无法填平。我的宗族虽然戴着豸冠,却忽然到了西京。怜悯他那单薄的羽翼,犹如对待亲弟兄。松根已经坚固,松叶难道不应繁茂?说罢我眼中无泪,心中却如醉酒般沉重。
作者介绍:
曹邺是唐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期,诗风典雅,常以古风为主题,表现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寄托于监察从兄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古代文人风范的追慕,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不平和对未来的迷茫。
《寄监察从兄》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故乡邺地的怀念,表达了对古风的追求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文星”、“建安书”等意象,传递出一种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和依恋,显示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向往。
整首诗以“我祖居邺地”开篇,直接引入诗人的身份和背景,紧接着通过“此地星已落,兼无古时城”的对比,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衰退。诗人心中对古风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他对古典文化的追求与现代生活的失落。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以“贱子生桂州”自谦,表现出对自身身份的自省与谦卑,且通过“因为二雅诗,出语有性灵”传达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显示出他希望通过诗歌与古人相通的愿望。
最后,诗人用“言罢眼无泪,心中如酒酲”结束,既表达了情感的沉重,又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自我价值的探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曹邺的《寄监察从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芝草不为瑞,还共木叶零”中“芝草”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曹邺的《寄监察从兄》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文化的反思,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生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