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5:05
日烘晴,风却暑。帘幕中间,紫燕呢喃语。嫩竹新荷初沐雨。曲槛幽轩,四面明窗举。夏初临,春又去。不愿封侯,祗怕为羁旅。溪上故人无恙否。欲唱菱歌,发棹归南浦。
阳光明媚,天气却有些炎热。窗帘之间,紫燕轻声呢喃。嫩竹和新荷刚刚沐浴过雨水。曲折的栏杆和幽静的轩阁,四周都是明亮的窗户。夏天刚到,春天又已离去。我不想去封侯拜爵,只怕成为羁旅之人。溪边的老朋友还好吗?我想唱一曲《菱歌》,发舟回到南浦。
“菱歌”出自古代文人对水乡生活的描绘,常用来象征清新的乡村生活和人们对故乡的思念。
杨泽民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苏幕遮》创作于一个夏初时节,诗人正值春夏交替之际,感受到季节变迁带来的思绪和对故人的思念。
《苏幕遮》是一首描写夏初时节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词作。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感受到炎热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宁静和温馨。紫燕的呢喃、嫩竹和新荷的清新意象,构成了一个闲适的夏日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提到故人和《菱歌》,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分展现了宋词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紫燕”象征什么?
诗人对仕途的态度是?
“欲唱菱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杨泽民则展现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