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9:30
解语花
作者:杨泽民 〔宋代〕
星桥夜度,火树宵开,灯月光交射。
翠檐铜瓦,相辉映隐隐绛霞飘下。
风流艳雅,向柳陌纤纤共把。
筵宴时频酌香醪,宝鸭喷沈麝。
已是欢娱尽夜,对芳时堪画,
条倡叶冶,鸳灯诗帕。
嬉游看到处骤轮驰马,十千换也。
惟好事寸心难谢,听九衢三市行歌,到晓钟才罢。
在星桥的夜晚,灯光与月光交辉映照,树上的火焰仿佛在夜空中绽放。
翠绿的檐角和铜色的屋瓦,映照出隐隐约约的绛霞轻飘而下。
风流的气质,优雅的姿态,和纤细的身影在柳陌中轻轻相伴。
在筵席上,频频举杯畅饮香醇的酒,宝鸭喷出的香气如沉香般迷人。
欢娱的夜晚已经结束,面对美好的时刻,令人无法忘怀。
诗帕和鸳灯相映成趣,优雅的舞姿让人沉醉。
游玩嬉戏的地方,各处都有飞驰的马车,仿佛换了十千次。
唯有美好的事情,内心难以表达谢意,听着九衢三市传来的歌声,直到天亮钟声才停息。
杨泽民,宋代诗人,生活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见长,擅长描绘生活场景与自然景色,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解语花》创作于一个欢庆的夜晚,诗人通过描绘繁华的夜景与欢宴场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此时正值南宋,社会经济文化发达,诗人借此抒发内心的愉悦与感慨。
《解语花》是一首描绘夜晚欢乐场景的诗,诗人在夜晚的美丽景致中,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开头几句通过“星桥”、“火树”等意象,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夜晚,灯光与月光的交错,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而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人们在筵席上欢聚的场景呈现出来,酒香四溢,欢声笑语,仿佛能听见夜市的歌声,感受到那份热闹与欢愉。
诗中“已是欢娱尽夜”一句,点出了欢乐的短暂与珍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而最后一句“听九衢三市行歌,到晓钟才罢”,则将这一夜的欢庆与现实的无情交织在一起,令人感慨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整首诗在描写中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瞬间欢愉的珍惜,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繁华和人们的欢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诗中“火树”比喻什么?
“已是欢娱尽夜”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香醪”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