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00
自黄州南返登岳阳楼
王先谦 〔清代〕
甘入烟波伍老渔,
拂衣长啸别飞舻。
举头明月黄泥坂,
落手扁舟青草湖。
流涕凭轩仍似杜,
得鱼携酒不如苏。
茫茫身世今何著,
剩欲呼天问左徒。
我甘愿投入烟波浩渺,与老渔翁一起垂钓,
轻拂衣袂,长声高歌,告别了那轻快的船只。
抬头望明月,映照在黄泥的小坡上,
放下手中的扁舟,漂泊在青草环绕的湖泊上。
我泪流满面,凭栏而立,感叹仍如杜甫,
得鱼携酒的快乐,远不如苏东坡的洒脱。
茫茫的身世如今何处可归,
只剩下想要呼天问地的无奈。
王先谦(1643年-1716年),字仲宣,号华莹,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婉约。他的诗作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历史意识。
本诗创作于王先谦南归岳阳楼时,正值其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他在黄州居住期间,经历了人生的低谷,而回归之时,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经历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自黄州南返登岳阳楼》是王先谦的一首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甘入烟波伍老渔”展示了诗人在湖面上与老渔翁一同垂钓的闲适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显然与他之前的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拂衣长啸别飞舻”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船只的依依不舍。
在“举头明月黄泥坂,落手扁舟青草湖”中,诗人以月亮和湖水为背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赞叹,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思索。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伤感,贯穿于整首诗中,尤其是“流涕凭轩仍似杜”,这一句极具情感深度,流露出他对杜甫的仰慕与自身遭遇的感同身受。
最后,诗人以“茫茫身世今何著,剩欲呼天问左徒”结束,表现了他对人生困惑的深刻反思。诗中展现了王先谦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深邃,令人感同身受。
甘入烟波伍老渔:
拂衣长啸别飞舻:
举头明月黄泥坂:
落手扁舟青草湖:
流涕凭轩仍似杜:
得鱼携酒不如苏:
茫茫身世今何著:
剩欲呼天问左徒: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与对苏轼的羡慕,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整体情感基调是忧伤而又深刻,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甘入烟波”的意思是:
A. 愿意沉浸在水面上
B. 渴望远行
C. 与人争斗
D. 感到忧伤
“举头明月黄泥坂”中“明月”象征:
A. 悲伤
B. 理想与追求
C. 财富
D. 竞争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A. 得鱼携酒不如苏
B. 流涕凭轩仍似杜
C. 甘入烟波伍老渔
D. 落手扁舟青草湖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