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迟友》

时间: 2025-07-29 13:17:42

诗句

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

鱼郎引入林深处,轻叩柴扉问起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17:42

原文展示: 迟友 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鱼郎引入林深处,轻叩柴扉问起居。

白话文翻译: 高高低低的云树掩映着古老的废墟,我在何处寻找那位名叫长沮的隐士?渔夫引领我深入林中,轻轻敲响那扇柴门,询问他的日常生活。

注释:

  • 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
  • 古墟:古老的废墟。
  • 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比喻寻找隐士。
  • 长沮:古代隐士的名字,这里泛指隐士。
  • 鱼郎:渔夫。
  • 柴扉:用柴木做的门,指简陋的住所。
  • 起居:日常生活。

典故解析:

  • 长沮:典出《论语·微子》,长沮和桀溺是古代的隐士,孔子曾向他们请教,这里用长沮代指隐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曼殊流亡日本期间,当时他身处异乡,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交织在一起,遂作此诗以抒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寻找隐士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幽静深邃的自然景象。首句“云树高低迷古墟”,通过云树和古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古老的氛围。次句“问津何处觅长沮”,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的向往和寻找的迷茫。后两句“鱼郎引入林深处,轻叩柴扉问起居”,则通过渔夫的引领和轻叩柴门的动作,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想象和深切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云树和古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古老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次句以问津为喻,表达了作者寻找隐士的迷茫和渴望。
  • 后两句通过渔夫的引领和轻叩柴门的动作,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想象和深切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问津比喻寻找隐士。
  • 拟人:云树高低迷古墟,赋予云树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隐士的寻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 古墟:古老的废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隐逸的古老传统。
  • 柴扉:简陋的住所,象征着隐士的简朴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长沮”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渔夫 C. 古墟
  2. 诗中的“问津”比喻什么? A. 寻找隐士 B. 询问渡口 C. 探索古墟
  3. 诗中的“柴扉”象征什么? A. 隐士的简朴生活 B. 高远的树木 C. 古老的废墟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隐逸的理想。
  • 王维的《鹿柴》:通过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曼殊的《迟友》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曼殊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论语》:了解长沮和桀溺的典故出处和背景信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孺子祠堂 秋夜 秋兴 秋日田父辞二首 清明日约宋正甫黄行之兄弟为东湖之集 清明日延平道上 隆兴借东湖驿度夏杂题 灵岩寺 兰亭 菊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安忍无亲 包含默的成语 清浏 巛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草字头的字 知书识礼 以人择官 守节 结关 已陈刍狗 白璧三献 帐殿 竹开头的成语 長字旁的字 包含溜的成语 经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