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途中西望》

时间: 2025-04-26 02:48:56

诗句

行行何处散离愁,长路无因暂上楼。

唯到高原即西望,马知人意亦回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8:56

原文展示:

行行何处散离愁,
长路无因暂上楼。
唯到高原即西望,
马知人意亦回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离愁的感慨,漫漫长路上无缘无故地停下脚步,登上高楼远望西方。仿佛连马儿都懂得人的心情,回头向后望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行:行走,走路的意思。
  • 何处:哪里。
  • 散离愁:离别的愁苦、忧伤。
  • 长路:指漫长的旅途。
  • 无因:没有原因。
  • 暂上楼:暂时地上楼。
  • 唯到:只有到达。
  • 高原:高处或高地。
  • 即西望:就向西方眺望。
  • 马知人意:马儿明白人的心情。
  • 亦回头:也回头看。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古人常有的离愁别绪的情感,尤其在旅途中常常引发的思乡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可能源于作者在外旅行时的感受,面对离别和旅途的孤独,抒发内心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途中西望》是一首表现离愁别绪的诗。开头的“行行何处散离愁”,将读者带入一种行走中的孤独感,表达了旅行者在路途中的无奈与愁苦。长路漫漫,旅人因何而停步?正是这份无缘无故的停留,暗示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感慨。

接着“唯到高原即西望”,意象的转变让人仿佛看到了远方的希望。高处的眺望不仅是对辽阔天地的向往,也是对故乡的思念。此处,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观,更是在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最后一句“马知人意亦回头”,生动地描绘了人与动物之间的默契,仿佛连马儿也能感知到人的思绪。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离愁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旅途的孤独与思乡的情感,非常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行何处散离愁:行走在何处,愁苦无处不在。
  2. 长路无因暂上楼:漫长的旅途无缘无故地停下脚步,登高远望。
  3. 唯到高原即西望:唯有当到达高处时,才向西方眺望。
  4. 马知人意亦回头:连马儿都懂得人的心情,回头张望。

修辞手法:

  • 拟人:马儿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体现了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离愁与思念,表达了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人们在旅途中往往产生的情绪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离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和思念。
  • 长路:代表漫长的旅途和人生的经历。
  • 高原:象征着远方和希望。
  • :象征着旅途的伴随者,亦代表着对人情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离愁”主要指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快乐的思念
    c) 旅行的兴奋

  2. “马知人意亦回头”中,马儿的回头象征什么? a) 旅行的结束
    b) 对故乡的思念
    c) 旅行的开始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离愁,但更侧重于思念家人的情感。而雍陶的《途中西望》则更加侧重于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向往。两者虽都有离愁的主题,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精华》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花朝 其二 花朝 其一 次韵答高茂绩 其二 次韵答高茂绩 其一 挽赵秋晓 余将出都伊墨卿邀同罗两峰法时帆马秋药汪剑潭李石农蒋砺堂晓过崇效寺看花归集寒玉斋饯别 舟次曲江题家书后 移居 对客 辛丑夏日闲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辛字旁的字 五尺之僮 亅字旁的字 包含勤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浄域 穷目 包含运的词语有哪些 桑弓 奉辞伐罪 光彩射人 功成骨枯 业字旁的字 无適无莫 家传户诵 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会心一笑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