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50:43
无田不可归,有田不肯归。
坐令二疏后,丹青无光辉。
先生在郎署,恬澹世所稀。
与我廿载交,尔汝心相知。
前年向我道,欲赋归来辞。
君今以礼去,触我平生思。
此心如江水,此意犹依违。
有田与无田,义不尽于斯。
乃知各有志,昔人未易讹。
我有无限情,此情当告谁。
羡君条山下,松菊正芳菲。
无田的情况下我不能归去,有田的情况下我却不愿归去。
坐在这里想起二疏之后的情景,丹青的光辉也失去了光彩。
先生如今在郎署,恬淡的心境在世上是稀有的。
与我交往了二十年,彼此心意相知。
前年你曾告诉我,想写辞章归来。
如今你以礼离去,触动了我平生的思绪。
我的心如江水流淌,这份情意时而依然,时而又有所违背。
有田与无田,情义并不能尽在其中。
由此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古人所说的未必全错。
我有无尽的情感,这份情感该向谁诉说呢?
我羡慕你在条山下,松树和菊花正盛开芬芳。
曹学闵(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诗词,作品多涉及士人情怀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写于曹学闵得知友人介对江吏部致仕归解州时,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与不舍,反映出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以对话的方式展开,表达了对友人介对江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归隐生活的羡慕。开头两句的对比“无田不可归,有田不肯归”道出了士人对于归隐与仕途的矛盾心态。接着,诗人回忆与友人共度的岁月,强调了彼此的心灵契合与志趣相投。中间的“此心如江水”,将情感的流动性与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寓意深远。最后,诗人以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结尾,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士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归隐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二疏”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诗中“此心如江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羡君条山下,松菊正芳菲”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对比曹学闵的《赠介对江吏部致仕归解州》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情感,但曹学闵更注重于士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的流动,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致与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