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1:30
作者: 阮元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山根走入海,出海更成山。
一碧揩铜镜,孤青拥钿鬟。
潮生春蛰起,月黑夜珠还。
谁复能齐物,蜉蝣天地间。
这首诗描绘了莱州蜉蝣岛的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诗中写道,山的根部延伸入海,出海的地方又形成了山;湖水清澈如同抛光的铜镜,孤独的青色围绕着银色的发髻。潮水涌动,春天的生机复苏,月黑之夜中珠子一般的星星归来。谁还能与自然万物相提并论,蜉蝣不过是天地间微不足道的一生。
阮元(1764-1849),字伯昇,号三叟,晚号梅村,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他在诗歌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本诗创作于阮元的游历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莱州蜉蝣岛》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首句以“山根走入海”引入,展现出一种自然的连接,仿佛山与海是一个整体,象征着天地间的和谐。接着“出海更成山”,则暗示了一种循环与变化,映射出自然的无常。
在第三联中,“潮生春蛰起”描绘了生命复苏的景象,生动而富有生机,表现了春天的气息。最后一句“谁复能齐物,蜉蝣天地间”则是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蜉蝣虽小,却反映出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无力。这种对比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让读者感受到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张力。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哲理的沉思,使人忍不住在诗中沉醉。
全诗通过描绘莱州蜉蝣岛的自然景观,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短暂,反映出一种哲理思考。
诗中“山根走入海”意指什么?
A. 山和海的结合
B. 山的消失
C. 海的扩张
答案: A
“蜉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长寿
B. 短暂生命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 B
诗中描绘的自然现象主要是?
A. 春天的复苏
B. 夏天的炎热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A
阮元的《莱州蜉蝣岛》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有对自然的赞美,但阮元更强调生命的短暂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色的欢愉与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