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龙门香山泉》

时间: 2025-05-02 04:18:15

诗句

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

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

潺湲写幽磴,缭绕带嘉树。

激转忽殊流,归泓又同注。

羽觞自成玩,永日亦延趣。

灵草有时香,仙源不知处。

还当候圆月,携手重游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8:15

原文展示:

游龙门香山泉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
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
潺湲写幽磴,缭绕带嘉树。
激转忽殊流,归泓又同注。
羽觞自成玩,永日亦延趣。
灵草有时香,仙源不知处。
还当候圆月,携手重游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游人来到美丽的山水之间,心中烦恼已然消失。碧绿的泉水更加幽静,令人留连忘返。潺潺的流水在幽静的山道上流淌,四周环绕着美丽的树木。激流的转折让水流产生变化,而最终又汇聚成同样的水源。酒杯自成乐趣,悠长的日子也因此增添了趣味。灵草在某个时节散发出香气,而仙境的源头却难以寻找。我们还应当等到圆月时分,再次携手来到这里游玩。

注释:

  • 山水:自然景色,指山和水,常用于描述美丽的风景。
  • 游人:游客,游览的人。
  • 碧泉:青翠的泉水,形容泉水的清澈和美丽。
  • 潺湲:形容水流轻柔细小的样子。
  • 羽觞:指酒杯,古代人饮酒时常用的器皿。
  • 灵草:指有灵性的草,也可以理解为香草。
  • 仙源:指仙人所居住的地方,通常是美好的境界。

典故解析:

“灵草有时香,仙源不知处”中提到的“灵草”与“仙源”,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活方式,表达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间烦恼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曾任吏部侍郎。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游览龙门香山泉时,表达了他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宁静和愉悦,以及对未来再次游玩的期待。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游龙门香山泉》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与细腻的情感深深打动人心。诗人在描绘山水之美时,首先以“山水本自佳”来呈现自然的优雅与美丽,随即转入游人自得其乐的状态,表达了人在自然中的忘我体验。诗中的“碧泉更幽绝”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清澈与幽静,细腻而又深邃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的描写中,潺潺的流水声与环绕的树木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作者仿佛在提醒读者,真正的乐趣往往在于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与互动。诗中的“羽觞自成玩”则提到饮酒的乐趣,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的珍惜。

最后一句“还当候圆月,携手重游寓”更是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期盼与友人再次相聚,共享自然之美。整首诗虽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体现了韦应物的艺术风格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水本自佳:自然的山水本身就很美好。
  2. 游人已忘虑:游人来到此地,心中的忧虑已然消失。
  3. 碧泉更幽绝:清澈的泉水更加幽静,给人一种超凡的感觉。
  4. 赏爱未能去:即使如此美丽,游人却仍然舍不得离去。
  5. 潺湲写幽磴:流水轻轻流淌,描绘出幽静的山道。
  6. 缭绕带嘉树:四周环绕着美丽的树木,增添了自然的魅力。
  7. 激转忽殊流:激流的转折让水流产生了变化。
  8. 归泓又同注:最终又汇聚成同样的水源,象征着一种和谐。
  9. 羽觞自成玩:酒杯自成一种乐趣,享受与自然的欢聚。
  10. 永日亦延趣:漫长的日子因此增添了许多乐趣。
  11. 灵草有时香:香草在特定时节散发出芬芳气息。
  12. 仙源不知处:仙人的源头难以寻找,象征着美好的境界。
  13. 还当候圆月:期待在圆月时再次游览。
  14. 携手重游寓:与友人携手重游,享受自然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杯比作玩物,表现出悠闲的生活态度。
  • 拟人:流水被赋予了写作的动作,“潺湲写幽磴”使得自然生动起来。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与游人之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忧虑的超脱,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美。
  • 碧泉:象征纯洁与宁静。
  • 羽觞:象征欢聚与享受。
  • 灵草:象征自然的神秘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泉”主要指什么?
    A. 美丽的山水
    B. 清澈的泉水
    C. 悠久的历史
    D. 安静的环境

  2. 诗人期待在何时重游香山泉?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圆月时

  3. 诗中“潺湲写幽磴”的意象主要表现什么?
    A. 水流的声音
    B. 山道的幽静
    C. 游人的心情
    D. 树木的美丽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1. 韦应物《游龙门香山泉》 vs 王维《山居秋暝》

    • 韦应物的诗更侧重于山水间游人心情的变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出宁静的山居生活,表现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2. 韦应物《游龙门香山泉》 vs 李白《庐山谣》

    • 李白的作品更具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韦应物则更注重细腻与沉静的描写,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

相关查询

咏史 秋居有寄 闲居早秋 青山庙(子胥庙) 途中送人东游有寄 边夜 偶兴 湘中见进士乔诩 西施 旧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攮丧 反裘负薪 负固不悛 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附送 阿弥陀佛 弋字旁的字 不擒二毛 讳恶不悛 包含瘫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迟日旷久 看重 邑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丢帽落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