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夜二首》

时间: 2025-07-28 16:18:51

诗句

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

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

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

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

霜露已凄凄,星汉复昭回。

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

萧条凉叶下,寂寞清砧哀。

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6:18:51

原文展示

秋夜二首
作者:韦应物

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
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
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
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

霜露已凄凄,星汉复昭回。
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
萧条凉叶下,寂寞清砧哀。
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庭院的树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虫鸣也显得悲戚。我独自躺在高楼的卧室里,夜晚听到寒雨滴落的声音。微风偶尔拂动窗户,残留的灯光仍在墙壁上闪烁。心中惆怅,往日的情怀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沉重。

第二首:
霜露已经凄清,星汉依然璀璨。北风在夜里吹起,惊起了千里之外的鸿雁。萧条的凉叶在地上,清脆的砧板声显得寂寞而哀伤。岁末之际,仰望空中的宇宙,心中所思如同寒灰一般。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萧:形容秋天树叶凋零的声音,表达凄凉的气氛。
  • 戚戚:形容虫鸣悲伤的样子。
  • 高斋:指高楼上的卧室。
  • 寒雨滴:形容雨水冰冷,增添了秋夜的寒意。
  • 惆怅:忧伤、沉郁的情绪。
  • 霜露:指秋天的霜和露水,表示严寒的到来。
  • 清砧:砧板的声音,象征生活的孤寂。

典故解析:

  • 星汉:指银河,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对宇宙的感慨。
  • 惊鸿:出自《红楼梦》,形容美丽的事物或景象,这里引申为远方的归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1),字子仁,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秋夜二首》写于深秋夜晚,正值作者心境低沉之时,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和对孤独的自省。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秋夜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秋夜的孤寂与内心的惆怅。诗歌的前两句“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用生动的音响描绘出秋夜的凄凉气氛,树叶的沙沙声和虫鸣的悲戚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秋的意境。接着,作者描绘了自己的孤独,独自在高楼上入睡,伴随着寒雨的滴落,内心的惆怅愈加浓厚。

在第二首中,诗人继续深化对秋夜的感受,霜露的凄清与星空的璀璨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一种对美好与忧伤共存的思考。特别是“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沉重,心中所积累的情感如同冷灰一般,无法燃起希望的火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形成了一幅秋夜的凄美画卷,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秋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
    描绘树木的凋零与虫鸣的悲戚,营造出秋夜的凄凉氛围。

  • 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
    表达诗人的孤独与对外界寒冷的感受,寒雨滴落声仿佛在呼应内心的惆怅。

  • 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
    微风轻拂窗户,残灯的光影在墙壁上摇曳,意象生动,传达出一种孤独的静谧感。

  • 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
    诗人反思自己一生的情感,感到无奈与惆怅,更加沉重的是此刻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事比作“寒灰”,传达心情的沉重。
  • 拟人:虫鸣与夜雨赋予了悲伤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树:象征生命的流逝,暗示时光的无情。
  • 寒雨:代表着外界的冷漠与内心的孤寂。
  • 星汉:象征着广袤的宇宙与人类渺小的存在。
  • 寒灰:象征着心中积累的忧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庭树转萧萧”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诗中提到的“阴虫还戚戚”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悲伤
    C. 兴奋
    D. 平静

  3. “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中的“心事”指的是什么? A. 美好回忆
    B. 生活的困惑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孤独和思念的感慨。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描写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秋夜二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为表现孤独与思考人生的作品,但前者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后者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两者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相关查询

留别周参政诗二首 其二 旧悬道中二首 漫兴十一首 再见王进之于潭王即有岳鄂之行赠之四首 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 其三 送刘通判二首 寄秋怀 寄公择兼问讯季益二首 赠于革去非时为武陵尉 书方伯谟窗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跫音 黭幽 一豫一游 卤字旁的字 效慕 盈科后进 倡条冶叶 骑鹤扬州 无字旁的字 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石梅 一毫不拔 第一夫人 厄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