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0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04:42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夕阳黯晴碧,山翠互明灭。
此中意无限,要与开士说。
徒郁仲举思,讵回道林辙。
孤兴欲待谁,待此湖上月。
在夕阳的映照下,天空的晴朗和山的翠绿交相辉映,时而明亮,时而黯淡。这里的意境无穷无尽,真想和那位有道之人倾诉一番。只是在心中郁郁而思,竟然无法回到当年林间的足迹。孤独的兴致不知要等谁,唯有这湖面上的明月。
作者介绍:宋之问(约650年-约713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子文,号紫阳。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充满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山夕阳之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身世和理想的思考。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是一首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夕阳的光辉与山的翠绿相互交织,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感觉。这种自然美的描写,不仅仅是对景色的赞美,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寄托。
在这幅画面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尽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让他心生向往,也促使他想要与有道之人分享心中的感受。然而,随着思绪的流转,诗人意识到这种交流的无奈,心中愈加孤独。最终,诗人将目光投向湖面上的明月,似乎在期待着某种寄托与共鸣。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既有山水的壮丽,又有情感的细腻,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诗人在孤独中追求思想的交流,既是对友人的召唤,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孤独与对理想交流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夕阳黯晴碧”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夕阳与山的对比
B. 自然景色的变化
C. 诗人的孤独感
“孤兴欲待谁”中“孤兴”指的是什么?
A. 孤独的心情
B. 独自的兴致
C. 孤立的思想
诗中提到的“开士”指的是?
A. 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B. 朋友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