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1:09
《沁园春(春寒)》
作者: 徐宝之 〔宋代〕
水榭春寒,梅雪漫阶,竹云堕墙。
数花时近也,采芳香径,旧情著处,看月西窗。
十二楼中,玉妃卧冷,懒掬胭脂放海棠。
层堤外,渺归鸿无数,江树苍苍。
席藑夜礼东皇。剪蕙叶为笺当绿章。
道杏晴三月,等莺啼晓,草烟万里,待鴂呜芳。
九十日春,三千丈发,如此愁来白更长。
江南岸,正柳边无路,沙雨微茫。
春寒的水榭上,梅花和雪花在台阶上随风飘落,竹影在墙上摇曳。花儿的盛开似乎近在眼前,采撷芳香的路径,旧情依然萦绕,望着西窗的明月。
在十二楼中,玉妃独卧寒冷,不愿掬起胭脂来妆点海棠。
堤外,归来的鸿雁无数,江边的树木苍翠欲滴。
席上用藑草祭礼东皇,剪下蕙草叶作为信笺,配上绿色的章纹。
谈及三月的杏花晴天,等待黄莺在晨曦中啼鸣,草烟飘渺,期待杜鹃的鸣叫。
九十天的春天,三千丈的长发,如此的愁苦使得白昼愈加漫长。
江南岸边,正是柳树旁无路可走,沙雨轻轻飘落,迷蒙不清。
作者介绍:
徐宝之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词人和诗人,他在古诗词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沁园春(春寒)》创作于春寒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抒发对春天的期待与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个人情感。
《沁园春(春寒)》展现了诗人对春寒的细腻感受,开篇通过“水榭春寒,梅雪漫阶,竹云堕墙”描绘出春天的寒冷和初春的自然景象。梅花与雪花交融,带给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感觉,正是春寒的真实写照。接着,诗人转向内心的情感,提到“旧情著处,看月西窗”,在这样的寒冷春夜,月光洒在窗前,勾起了他对往昔情感的缅怀。
在描写中,诗人以“玉妃卧冷”展现了孤寂的美,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懒掬胭脂放海棠”则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不舍。最后两句,诗人回归自然,借用“江树苍苍”,“沙雨微茫”来烘托一种朦胧而又孤独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愁绪。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春寒带来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春天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无尽思念,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传递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妃”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自然景物
C. 神话中的角色
D. 诗人自创的形象
“层堤外,渺归鸿无数”中的“归鸿”象征着:
A. 春天的来临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的和谐
D. 夜晚的静谧
诗中提到的“沙雨微茫”意指:
A. 春天的细雨
B. 夏日的阳光
C. 秋风的萧瑟
D. 冬雪的沉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