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16:17
原文展示:
咏蝉 / 在狱咏蝉
作者: 骆宾王 〔唐代〕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白话文翻译:
在西方的山上,蝉声高唱,南方的士人思念故乡的情绪愈加沉重。无奈的是,头上的白发影子映衬着我,无法自已,只能在这里吟唱白头歌。露水沉重,蝉难以飞翔,风声嘈杂,声音容易沉没。没有人能理解我的高洁,谁来表明我的心意呢?
注释:
典故解析:
“白头吟”一词源自古代文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常用以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惋惜。骆宾王在诗中提到的“无人信高洁”则反映了他对自身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约公元640年—约公元684年),唐代诗人,以其才情和胆略著称。年轻时曾因直言而遭贬,作品多抒发身世之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骆宾王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在逆境中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失望。
诗歌鉴赏:
《咏蝉》是一首情感深邃的五言律诗,透过蝉的形象,骆宾王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的坚守。诗的开篇以“西陆蝉声唱”引出,给人以清脆的自然之声,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纯粹。然而,紧接着“南冠客思深”,却暗示了诗人身为游子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在诗中,蝉的歌声与诗人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蝉的自由与诗人的束缚相互映衬。尤其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生动描绘了蝉在逆境中难以生存的情境,暗寓诗人自身的遭遇。最后两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直白而无奈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理想无法被理解的失落感,使整首诗在清新之中透出一丝沉痛。
整体而言,骆宾王通过蝉的形象,展示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对抗,表现了骆宾王对自己高洁情操的坚守以及对世俗的不信任。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冠”指什么?
A. 农民
B. 游子
C. 士人
“无人信高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失落
C. 愉快
“露重飞难进”中的“露重”意指什么?
A. 雨水
B. 露水重
C. 气候变化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但骆宾王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而王之涣则更显胸怀壮志,气势磅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