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40
遣悲怀三首·其二
作者: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身后意一作身后事,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曾经戏言说着身后事,今天这些话已成为现实。往事如衣裳,已经被看尽,然而针线却还未动,仍不忍心拆开。作者想念旧情,怜惜那些曾经的婢仆,甚至曾因梦中送钱财而感动。虽然知道这种怨恨人人都有,但贫贱夫妻所经历的却是百般哀愁。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而著称,常常描绘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稹早年,正值其人生经历波折之时。他的爱情与生活遭遇了许多坎坷,尤其在与妻子离世后的心情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往事的深切怀念与现实的感慨。开头的“昔日戏言身后意”,抒发了对往年玩笑话语的无奈,曾经轻松的承诺如今却成为了沉重的现实。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通过“衣裳已施行看尽”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一切都已成过往,唯有那针线却仍未动手,表现了对往事的不舍。
“尚想旧情怜婢仆”一句,将目光转向曾经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对于身边人的关怀与思念,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人与情。结尾则升华了情感,提到“贫贱夫妻百事哀”,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单却富有力量,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与对情感的追求,尤其让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往事与现实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珍贵,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爱的懷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身后意”指的是:
A. 身体健康
B. 身故后的意图
C. 将来的打算
诗中“衣裳已施行”表达了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人生经历的总结
C. 对物质财富的渴望
结尾“贫贱夫妻百事哀”说明:
A. 夫妻关系美满
B. 生活困难带来的忧愁
C. 财富的重要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比较与延伸,可以更好地理解元稹的诗歌风格及其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
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恋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身后意 一作:身后事)戏言:开玩笑的话。身后意:关于死后的设想。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怜:怜爱,痛惜。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诚知:确实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