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19
宿旅舍题壁
冯翁 〔明代〕
夜梦何奇特,龙飞天汉津。
朝横沧海曲,夕过滇池滨。
光雯皆五色,蜿蜒无损鳞。
渊田变化间,张主藉高旻。
蜀中峨眉亭诗一个忠臣九族殃,全身远害亦天常。
夷齐死后君臣薄,力为君王固首阳。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奇妙梦境,梦中龙飞跃于天汉之上。清晨时分,横渡沧海的曲折水道,傍晚又经过滇池的湖畔。五彩斑斓的云彩如同龙的鳞片,蜿蜒而行,丝毫没有损伤。深渊与田野在变化之间,张扬着主人的豪情与志向。蜀地的峨眉亭见证了一个忠臣的诅咒,九族受殃,而他全身心地远离了伤害,似乎与天常相伴。夷齐死后,君臣的关系变得疏远,唯有致力于君王的统治,固守首阳之地。
冯翁,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常以豪放、奔放著称,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的感悟与个人的情感。
这首诗写于旅舍之中,诗人借梦境表达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通过梦境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忠臣与君王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首《宿旅舍题壁》展现了冯翁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融合了梦幻与现实,形成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开篇以“夜梦何奇特”引入,描绘了梦中壮丽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晨昏的景色,传达了时光的流转与无常,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光雯皆五色,蜿蜒无损鳞”一句,使用了生动的比喻,云彩如五色鳞片般蜿蜒,既体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变化的感悟。后面的“忠臣九族殃”引出了历史的悲剧,表现了对忠臣遭遇的不平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在自然美的描绘与历史悲剧的反思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最后部分,提到夷齐的故事,警示我们忠诚与权力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冯翁对历史与人生的独特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梦境与现实、理想与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诗人既展现了梦中的壮丽景象,又揭示了忠臣在历史中的悲剧命运,体现了复杂的人生哲理。
诗中“龙飞天汉津”所描绘的意象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生的无常
C. 诗人的理想
D. 现实的困扰
“光雯皆五色”通过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云彩的美丽?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提到的夷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忠诚与背叛
B. 忠诚的代价
C. 君臣之间的情谊
D.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对比冯翁的《宿旅舍题壁》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皆涉及梦境与自然的描绘,但冯翁更侧重于历史与人生的反思,而李白则以个人情感为主线,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和主题选择上的差异与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