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岁贡来从玉垒》

时间: 2025-05-06 02:00:46

诗句

岁贡来从玉垒,天恩拜赐金奁。

春风一朵紫云鲜。

明月轻浮盏面。

想见清都绛阙,雍容多少神仙。

归来满袖玉炉烟。

愿侍年年天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46

原文展示:

西江月·岁贡来从玉垒
作者: 程珌 〔宋代〕

岁贡来从玉垒,天恩拜赐金奁。
春风一朵紫云鲜。明月轻浮盏面。
想见清都绛阙,雍容多少神仙。
归来满袖玉炉烟。愿侍年年天宴。

白话文翻译:

每年朝贡的使者从玉垒山而来,天恩赐予我们金色的礼盒。
春风吹来一朵鲜艳的紫云,明月轻轻浮在酒盏的表面。
想象着那清丽的都城与绛红的阙门,那里有多少神仙在悠闲自得。
归来时满袖都是玉炉的香烟,愿意年年侍候在天上的宴会。

注释:

  • 岁贡:指每年进贡的物品或使者。
  • 玉垒:指玉垒山,象征美丽和神秘的地方。
  • 天恩:指上天的恩赐。
  • 金奁:金色的礼盒,象征着珍贵的礼物。
  • 紫云:春风中轻盈的紫色云彩,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明月:象征清明、高洁的意象。
  • 清都:指美丽的城市,通常指理想中的地方。
  • 绛阙:红色的阙门,象征着尊贵和神圣。
  • 雍容:形容气度从容不迫,优雅大方。
  • 玉炉烟:象征着富贵、清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珌(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月洲,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风清丽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美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天上的宴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西江月·岁贡来从玉垒》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神仙世界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岁贡来从玉垒”,通过“玉垒”这一意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仿佛这一切源于自然的恩赐。接着用“春风一朵紫云鲜”来描绘春天的美丽,紫色的云朵在春风中轻轻飘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明月轻浮盏面”则将明月的柔和与酒盏的轻盈结合,扩展了意境的缥缈和梦幻,仿佛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想见清都绛阙,雍容多少神仙”,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人类理想和神仙世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归来满袖玉炉烟,愿侍年年天宴”则将主题回归到生活之中,玉炉的香烟象征着富贵的生活,而愿意年年侍候天上的宴会则体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神秘世界的憧憬。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活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岁贡来从玉垒:描绘贡品的来源,玉垒象征着高洁与珍贵。
    • 天恩拜赐金奁:上天的恩赐让人感受到珍贵的礼物。
    • 春风一朵紫云鲜:春天的气息中带来了美丽的紫云。
    • 明月轻浮盏面:明月在酒盏上轻轻荡漾,意境清幽。
    • 想见清都绛阙:对理想城市和神仙生活的向往。
    • 雍容多少神仙:想象着神仙们的从容与优雅。
    • 归来满袖玉炉烟:归来时满袖香烟,象征富贵和美好。
    • 愿侍年年天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
  •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玉垒、金奁等意象比喻美好的生活。
    • 拟人:春风、明月等自然现象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词用对仗的方式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神秘生活的憧憬。

意象分析:

  • 玉垒:象征着高洁与珍贵,代表理想的地方。
  • 紫云:春天的美丽,象征生机与希望。
  • 明月:象征清明与高洁,代表理想的生活。
  • 清都:象征理想中的美好城市。
  • 绛阙:象征尊贵与神圣,代表理想生活的标志。
  • 玉炉烟:象征富贵与清香,代表美好的生活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岁贡来从玉垒”中的“玉垒”指的是: A. 一种美丽的山
    B. 一种珍贵的物品
    C. 一种神秘的动物
    D. 一种春天的花

  2. 诗中提到的“明月轻浮盏面”意在表达: A. 明月是沉重的
    B. 明月与酒盏相映成趣
    C. 明月是无形的
    D. 明月无法被看见

  3. 诗中“愿侍年年天宴”的意思是: A. 渴望一年一次的宴会
    B. 渴望年年侍奉天上的宴会
    C. 渴望永远不变的宴会
    D. 渴望不再有宴会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程珌的《西江月·岁贡来从玉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程珌的词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流派与风格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时充卤簿使) 马上赠虚公 哭李晦群崔季文二处士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 早春南亭即事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送从弟广东归绝句 寄临海郡崔稚璋 送王炼师赴王屋洞 和韩侍御白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村学究语 齲字旁的字 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尽心竭诚 雄视一世 餐风沐雨 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隙坏 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谨默 岂有是理 弃繻 涨价 薄批细抹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