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7:37
白莲花亭侍宴应制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
霜威变绿树,云气落青岑。
水殿黄花合,山亭绛叶深。
朱旗夹小径,宝马驻清浔。
苑吏收寒果,饔人膳野禽。
承欢不觉暝,遥响素秋砧。
在重阳节这一天,我陪同皇帝的车队,三秋的季节里来到禁林游玩。霜冻的威力使绿树的颜色变得沉郁,云雾的气息飘落在青色的山岑。水边的殿堂里,黄花正好盛开,山亭中,红叶显得更加深厚。朱红的旗帜夹在小径两旁,宝马在清澈的水边停驻。苑中的侍从正在收集寒冷的果实,厨师们在准备野生的禽鸟作为佳肴。欢聚的时光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远处传来阵阵的秋天敲打砧石的声音。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景融,号白莲,曾任翰林学士,工于诗文。沈佺期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节日庆典,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白莲花亭侍宴应制》是沈佺期在重阳节陪同皇帝游玩时所作,表达了对节日的庆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富饶与乐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重阳节的欢庆场面,隐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开篇的“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直接引入节日的氛围,描述了在这一天,作者与皇帝一同游玩的情景。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秋天画卷:霜冻使树木变得更加苍翠,云雾飘渺,黄花和红叶交相辉映,展现了秋天的丰收与美丽。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景色,也有宫廷的繁华。朱旗、宝马、寒果和野禽等细节描写,既突出了节日的热闹,也表现了生活的富足。结尾部分“承欢不觉暝,遥响素秋砧”,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欢聚的无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表达了对节日的欢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乐观生活态度。
重阳节又称为: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九九重阳
D. 春节
“水殿黄花合”中的“黄花”指的是:
A. 牡丹
B. 菊花
C. 荷花
D. 玫瑰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欢快
C. 哀愁
D. 疲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