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7:02
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南朝时期的谢脁城,位于东吴最深的地方。
国破之后,离去的人如同鸿雁般远去,
只留下这座遗址的寺庙,隐藏在烟雾朦胧的山坞中。
高楼直插九十尺,廊道环绕四百根柱子。
在这高高低低之间,风轻轻绕过松树和桂树。
青苔映照着红色的阁楼,白鸟在此轻声交谈。
溪水声进入僧人的梦境,月光洒在粉墙上。
观赏风景没有早晚之分,凭栏而望,感怀今古。
请留我一樽美酒,让我在前山欣赏春雨。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和骈文,作品多描写边塞、田园和历史,风格清新婉丽。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历史变迁、国破家亡的时期。杜牧通过对寺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寺庙。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开篇提及“南朝谢脁城”,不仅为诗作设定了历史背景,也引发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随着诗句的展开,寺庙的孤寂与自然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中反复出现的“风”、“水”、“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动人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宁静的土地。尤其是“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更是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的宁静感受紧密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不仅是对一个遗址的描绘,更是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以酒作为结尾,象征着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开元寺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思考,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朝谢脁城”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诗中“楼飞九十尺”用来形容什么?
“留我酒一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