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1:45
赠宣州元处士
杜牧 〔唐代〕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在陵阳北面的村郭中,有一位隐居的人,他早已忘记了尘世的纷扰。
他住在三亩的蓬蒿之地,心境却比整个天下都要宽广。
酒杯相对却不饮,默默地与玄理交流。
人生本就不足,唯有叹息命运的遭遇稀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隐居”与“哲理”为唐代士人所推崇,强调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溪,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于长安,才华横溢,擅长诗、文、词,尤其以五言绝句著称。杜牧在政治上曾任官职,但他常对当时的政治环境感到失望,作品中体现了他的志向和情感。
创作背景:
《赠宣州元处士》写于杜牧与元处士的交往中,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赠宣州元处士》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隐士元处士的赞美与羡慕。诗中的隐士与世隔绝,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但内心却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追求。诗的开头直入主题,简洁而有力地描写了隐士的生活环境,从“陵阳北郭”到“蓬蒿三亩”,展现了隐士的孤寂与安宁。
接下来的“樽酒对不酌”,则体现了隐士内心的丰富与深沉,酒虽在手,但却不为酒所醉,而是与“玄”相谈,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对话不仅是对酒的拒绝,更是对世俗的超脱。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机遇的稀缺,反映了对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既有对隐士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杜牧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隐士的生活与人生哲理,揭示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追求,表现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蓬蒿”象征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朴素的隐居生活
C. 喧闹的城市生活
填空题:诗中的“樽酒对不酌”表现了对__的超脱。
判断题:杜牧在诗中赞美了隐士的生活方式。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