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时间: 2025-05-04 05:21:56

诗句

诗书万卷。

合上明光殿。

案上文书看未遍。

眉里阴功早见。

十分竹瘦松坚。

看君自是长年。

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1:56

原文展示:

清平乐(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作者:辛弃疾

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
案上文书看未遍。
眉里阴功早见。
十分竹瘦松坚。
看君自是长年。
若解尊前痛饮,
精神便是神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中,诗人以“诗书万卷”作为开端,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人的尊重,接着提到合上明光殿的书卷,体现出一种对学问的渴望与专注。接着,诗人感叹案上的文书虽多,但自己仍未看尽,表现出一种对事业的执着。紧接着,提到“眉里阴功早见”,暗示了在长时间的努力中,成就已然显露。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认为只要能在酒前尽情饮酒,便能拥有如神仙般的精神状态,强调了生活的乐趣与洒脱。

注释:

  • 明光殿:古代皇宫中书籍收藏的地方,象征学问和文化。
  • 阴功:暗中的努力和积累,形容在未显现的情况下默默耕耘。
  • 竹瘦松坚:竹子坚韧而瘦弱,松树苍劲而坚韧,象征了长久的精神与生命力。
  • 尊前痛饮:指在酒杯前痛快地饮酒,强调享受生活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自号稼轩,济南人,南宋著名的词人与抗金将领。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对历史、人生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心中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友人的祝寿,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清平乐》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开篇以“诗书万卷”引入,表明知识的重要性,紧接着的“合上明光殿”则体现了他对学问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词意境深远,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同道之人的深情厚谊。

诗中提到的“眉里阴功早见”,不仅反映了辛弃疾对个人努力的自我肯定,也暗示了他对友人成功的祝福。这一层意蕴让整首词不仅仅是祝寿的表面,而是蕴含了对人生奋斗的深刻理解。

最后几句“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则是对生活态度的强调,辛弃疾鼓励友人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要懂得享受生活,这种洒脱与智慧让人感受到词人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书万卷:强调了知识的积累与追求。
  2. 合上明光殿:象征着对文化的尊重。
  3. 案上文书看未遍:自述忙于工作,未能尽览学识。
  4. 眉里阴功早见:通过努力,成就已渐显露。
  5. 十分竹瘦松坚: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气质。
  6. 看君自是长年:祝愿友人长寿。
  7. 若解尊前痛饮:提倡享受生活。
  8. 精神便是神仙:饮酒后精神焕发,仿佛神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精神状态形容为“神仙”,表达了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竹瘦松坚”,表现出对比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知识、努力与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感悟,既体现了对学识的尊重,也强调了享受生活的重要性。通过祝寿,传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人生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诗书:象征文化与知识。
  • 明光殿:象征尊贵与学问。
  • 竹与松:象征坚韧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光殿”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家
    • B. 书籍的收藏地
    • C. 餐厅
    • D. 庭院
  2. “眉里阴功早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豪与自信
    • B. 失落与沮丧
    • C. 疑惑与不安
    • D. 忧伤与惆怅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人生哲理与情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有所不同,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细腻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研究》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杜鹃 同声歌 东京赋 思玄赋 四愁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提纲挈领 井水不犯河水 犬字旁的字 哀疚 日有万机 破卵倾巢 手结尾的成语 艰难时世 包含泠的词语有哪些 肉声 鬰髻 耒字旁的字 文风不动 尢字旁的字 笑模悠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