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9:19
东坡引 其二
辛弃疾
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重帘下遍阑干曲。
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鸣禽破梦,云偏目蹙。
起来香腮褪红玉。花时爱与愁相续。
罗裙过半幅。罗裙过半幅。
花梢上的红色还不够鲜艳,春天的枝条被惊醒,嫩绿的新芽冒了出来。
重重的帘子下,曲折的栏杆上有人正睡得香甜,有的人却被春天的梦惊醒。
鸟鸣声打破了梦境,云彩在天空中偏偏遮住了我的双眼。
我起身时,脸颊的红晕褪去,像是美玉般的光彩消失。
在花开的时节,爱与愁交织在一起。
我身上的罗裙已经过了半幅。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和军事家,以豪放、清丽的词风闻名,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纠结。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面对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愁苦,表现出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状态:既有对春日美丽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几句通过描绘花朵和新绿,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气息,生动而细腻。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人们的状态,有的人在春日中沉醉,有的人却因鸟鸣而惊醒,显示出生活的多样性和个体的不同感受。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内心的忧愁,使得读者在欣赏春色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怀念。结尾部分“罗裙过半幅”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让人产生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欢愉也有忧伤,深刻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花梢红未足”是指:
A. 花朵已盛开
B. 花朵尚未完全开放
C. 花朵已经凋谢
“有人春睡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活的忙碌
B. 对春天的享受与沉醉
C. 对现实的担忧
诗中的“鸣禽破梦”意味着:
A. 鸟鸣声让人感到快乐
B. 鸟鸣声打扰了美梦
C. 鸟鸣声让人感到安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