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0:22
寄馆天宁寺(二首)
作者:丘吉 〔明代〕
宝树林中避世情,
琴囊长挂白云层。
蒲团学得枯禅坐,
合作东轩长老称。
在宝树林中,我避开了世俗的情感,
琴囊长挂在白云的层次之上。
我在蒲团上学会了枯坐禅,
因此被东轩的长老所称赞。
丘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格多为清新脱俗,常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看法。
此诗写于丘吉隐居于天宁寺时,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向往闲适的禅修生活。寺院的环境以及与长老的交流,成为他思想与灵魂升华的场所。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禅修的追求。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环境和心境,展现了诗人远离尘世的决心与宁静的内心。诗中“宝树林”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理想人居的象征,代表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琴囊长挂白云层”意象丰富,既表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心灵的高远。后半部分的“蒲团学得枯禅坐”则引入了禅修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在修行中获得的宁静与智慧。而“合作东轩长老称”则是对他修行成果的肯定,显示了他在禅道上所取得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内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丘吉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修为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与禅修的智慧。
诗中“宝树林”指的是:
A. 珍贵的树林
B. 人造的花园
C. 破旧的庭院
D. 繁茂的草地
“蒲团”在诗中主要象征:
A. 座位
B. 禅修
C. 音乐
D. 生活
诗人对东轩长老的称赞主要反映了:
A. 经济成就
B. 修行的成果
C. 友情的深厚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丘吉的《寄馆天宁寺》,感受到其诗中的禅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