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3:53
原文展示
大酺
作者: 蒋士铨 〔清代〕
有田不归,如江水,东坡亦可怜者。村村啼布谷,正留犁风起,僧衣全画。雨片如烟,鞭声若鼓,浅瀫轻浮秧马。踏芳剩宛转,似丈人荷筱,樊迟学稼。把齐民要术,豳风杂咏,共老农话。秋成看䆉稏,脱青蓑,泥饮瓜棚下。更打叠稚子侯门,山妻酿酒,骑牛小结鸡豚社。约投闲他日,共筑个,溪南茅舍。将桑枳,从新写。归田录罢,颓然美睡帘罅,听他香稻轻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一幅画面:田地里不归,如同江水一般流淌,东坡的景色也是令人怜悯的。村子里布谷鸟的鸣叫声不断,正是犁地的风起,僧人的衣服在田间飘荡。雨点像烟雾般轻盈,鞭声宛如鼓声,秧马在水面轻轻浮动。踏着芳香的草地,宛如老者挑着竹筐,樊迟在学习种田的技巧。大家一起传授农民的要领,吟唱着豳风中的歌谣,共同与老农交流。到了秋天,看着稻谷丰收,脱去青色的蓑衣,坐在瓜棚下喝酒。孩子们叠着玩耍,山里的妻子酿酒,骑牛的小孩在村口结伴嬉戏。约定在闲暇的日子,共同建造一个溪边的茅草屋。将桑树和枳树,重新描绘一遍。归田后,写完记录,懒懒地躺在帘子缝隙里,美美地入睡,听着那香稻轻轻打响的声音。
注释
- 有田不归:指虽然有田地,但却未能归去耕作。
- 东坡:指苏东坡,诗人提到的可能是对田园生活的怀念。
- 啼布谷:布谷鸟的叫声,常被用作春天农忙的标志。
- 鞭声若鼓:形容驱动牛马时的声音,像打鼓一样响亮。
- 浅瀫轻浮秧马:秧马在水中轻轻浮动,描绘出春耕的情景。
- 丈人荷筱:指老者挑着竹筐,描绘出农耕的形象。
- 齐民要术:指农民的务农技术,强调农耕知识的传承。
- 豳风杂咏:提到《诗经》中的《豳风》,表达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 泥饮瓜棚下:指在瓜棚下喝酒,享受田园的闲适时光。
- 溪南茅舍:描绘理想的田园住所,体现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香稻轻打:描述稻谷丰收的场景,寓意田园生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士铨(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描绘自然景色和农忙场景,风格淳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大酺》创作于清代,诗人处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中。他通过描写农田景象和农民生活,表现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社会现实中对田园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大酺》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理想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村村啼布谷”、“踏芳剩宛转”,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也表现了农民繁忙的劳作场景。诗人用“江水”比喻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时光荏苒的感慨。
整首诗在节奏上流畅而自然,情感上则充满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特别是“泥饮瓜棚下”的描写,将诗人与自然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和宁静。在对农田生活的赞美中,诗人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乡村的热爱以及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反思。
在诗的最后,提到“归田录罢,颓然美睡帘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内心的无奈与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田不归,如江水:初句引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感慨。
- 东坡亦可怜者:提到苏东坡,暗含对逍遥生活的羡慕。
- 村村啼布谷,正留犁风起:描绘农忙的春天,布谷鸟鸣叫,犁地的风声。
- 僧衣全画:暗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可能指僧人的淡泊。
- 雨片如烟,鞭声若鼓:生动的描绘了田间的情景,雨点轻盈,驱动牛马的声音如鼓声。
- 浅瀫轻浮秧马:描绘水田的景象,生动而富有动感。
- 踏芳剩宛转:表现对自然的亲近感,踏着芳香的草地。
- 似丈人荷筱,樊迟学稼:用比喻描绘农耕,强调传统农业知识的传承。
- 把齐民要术,豳风杂咏:传授农民的技巧,吟唱古老的歌谣。
- 秋成看䆉稏,脱青蓑:秋收的场景,表现丰收后的闲适。
- 泥饮瓜棚下:描绘与朋友一起喝酒的情景,象征田园的乐趣。
- 更打叠稚子侯门:孩子们的玩耍,表达了生活的简单快乐。
- 山妻酿酒,骑牛小结鸡豚社:描绘乡村的生活场景,简单而真实。
- 约投闲他日,共筑个溪南茅舍:对未来田园生活的憧憬,期待与友人共同建造理想之家。
- 将桑枳,从新写:对田园的重新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 归田录罢,颓然美睡帘罅:最后的反思,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有田不归,如江水”,将田地与江水对比,表达时间的流逝。
- 拟人:“啼布谷”,将鸟鸣拟人化,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如“泥饮瓜棚下”与“骑牛小结鸡豚社”,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田园生活的珍视与向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理想的乡村生活,反映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反思,寄托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园:象征宁静与自然,反映诗人的理想生活。
- 布谷鸟: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青蓑:农民的标志,象征勤劳与质朴。
- 茅舍:理想的住所,象征简单与归属感。
- 香稻:丰收的象征,寓意富饶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大酺》的作者是?
-
诗中提到的“啼布谷”象征什么?
-
“归田录罢,颓然美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繁华生活的渴望
-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C) 对战斗的期待
- D) 对城市的留恋
答案
- B) 蒋士铨
- C) 春天
-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作品,描绘田园生活的理想。
- 《田园乐》:王维的诗作,同样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大酺》与《归园田居》对比:两首诗歌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大酺》更侧重于描绘农忙的景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归园田居》则强调个人对自然的归属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对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的分析。
- 《田园诗选》:收录多位田园诗人的经典作品,供读者欣赏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