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5:51
大酺(春阴怀旧)
作者:周密
又子规啼,荼谢,寂寂春阴池阁。
罗窗人病酒,奈牡丹初放,晚风还恶。
燕燕归迟,莺莺声懒,闲罥秋千红索。
三分春过二,尚剩寒犹凝,翠衣香薄。
傍鸳径鹦笼,一池萍碎,半檐花落。
最怜春梦弱。楚台远空负朝云约。
谩念想清歌锦瑟,翠管瑶尊,几回沈醉东园酌。
燕麦兔葵恨,倩谁访画阑红药。
况多病腰如削。相如老去,赋笔吟笺闲却。
此情怕人问著。
又听到杜鹃啼叫,荼草已经凋谢,春天的阴影笼罩着池阁,显得格外寂静。
窗边的人沉迷于酒,眼见牡丹刚刚盛开,晚风却依然刺骨。
燕子们归来的迟缓,黄莺的声音懒惰,闲闲地挂在红色的秋千上。
春天已经过去三分之二,剩下的寒气依旧凝重,翠绿的衣裳香气淡薄。
在鸳鸯的小路旁,鹦鹉笼子旁,一池的浮萍破碎,半檐的花朵也纷纷落下。
最让我怜惜的,是那脆弱的春梦。楚台遥远的天空辜负了早晨的云约。
无端想着那清歌和锦瑟,翠管和瑶尊,我曾几度在东园沉醉畅饮。
燕麦和兔葵的悲怨,谁来探访画栏上的红药花呢?
况且我多病,身体如同削瘦,相如(司马相如)已经老去,赋诗吟诵也显得闲适。
这一情感不敢轻易问人。
作者介绍:周密(1232-1298),字子真,号梅溪,晚号松雪山人,南宋人,历任多职,后隐居,擅长词和诗,尤其以词名扬。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季,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大酺(春阴怀旧)》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以“又子规啼”引入,给人一种春天即将结束的感伤。接下来的意象如“荼谢”、“寂寂春阴”描绘了春天的凋零和宁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病痛。
诗中不仅有春天的美丽景象,还有对人世无常的思考,特别是“燕燕归迟,莺莺声懒”,通过鸟儿的迟归和懒惰的歌声,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流逝的感悟。同时,“三分春过二,尚剩寒犹凝”一句,加深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和寒意的持续。
结尾处的“此情怕人问著”则将主题升华,表达出对自己感情的隐秘与脆弱,生怕被他人察觉,形成一种对内心情感的防护和自我保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春梦弱”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春梦的脆弱。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诗中提到“春梦弱”表现了什么情感?
“三分春过二”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密的《大酺(春阴怀旧)》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但周密更多地侧重于春天的景象与人的感受,而李白则更多地通过酒与月的意象表达孤独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