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正日临朝》

时间: 2025-07-27 08:29:17

诗句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

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

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9:17

原文展示:

正日临朝
作者: 李世民 〔唐代〕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
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
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白话文翻译:

在微风中,献节的仪式开始,灰色的律令在初阳中荡漾。各地的蛮族都献上远道而来的珍宝,众多国君在朝堂上齐聚未央宫。虽然没有舜和禹这样的伟大治世之君的踪迹,但天宇间的安宁让我感到欣慰。车辙交错于各个方向,书信的文书流通于四方。华丽的冠冕高耸,盛装的服饰纷纷扬扬。羽旄在道上飞舞,钟鼓声震动着山岩和殿堂。彩练辉映着晨霞,霜戟闪耀着朝阳的光辉。晨昏之中怀有至理,最终我对这荒凉的边疆感到愧疚。

注释:

  • 条风:微风,轻柔的风。
  • 献节:举办祭典或庆典。
  • 百蛮:指各个少数民族或蛮族。
  • 舜禹:古代治国有道的贤君,象征明君。
  • 八表四方:指全国各地,疆域广阔。
  • 赫奕:光辉灿烂,形容仪表堂堂。
  • 羽旄:古代军队的旗帜,象征威仪。
  • 霜戟:戟是一种武器,霜戟形容其闪耀的光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世民,字世民,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国家强盛,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世民即位初期,正值唐朝的盛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欣喜,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治国理政的深思。

诗歌鉴赏:

《正日临朝》是一首描绘盛世气象的诗歌,李世民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庄重的氛围,展示了唐代盛世的景象。首句“条风开献节”便为全诗奠定了欢庆的基调,微风中传来节日的气息,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生机。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各地的蛮族献上珍贵的礼品,展现了周边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尊重与归附,体现了唐朝的强大和国力的充盈。

诗中提到“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表现了作者对古代治国理政的思考与对当下安定局面的珍视。李世民将自己的治国理念与古代贤君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历史的敬重。

在形式上,这首诗结构工整,语言优美,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使得诗歌既富有节奏感,又充满了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同时,诗中运用的对仗手法,如“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更是增强了诗的气势,映衬出盛世的华丽。

总的来说,《正日临朝》不仅是一首庆祝唐朝盛世的颂歌,更是一种对国家未来的展望和对先贤治国理政的深思,体现出李世民作为优秀统治者的胸怀与志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条风开献节:微风徐徐,节庆开始,营造出欢快的氛围。
  2. 灰律动初阳:法律和典章在初升的阳光下生机勃勃。
  3. 百蛮奉遐赆:各地的少数民族纷纷献上珍贵的礼物。
  4. 万国朝未央:各国的君主在未央宫朝见,象征着统一大局。
  5. 虽无舜禹迹:虽然没有舜、禹这样的古代明君。
  6. 幸欣天地康:但仍然欣慰于天地之间的安宁。
  7. 车轨同八表:车辙交错,通往各个地方。
  8. 书文混四方:书信往来畅通,信息交流无阻。
  9. 赫奕俨冠盖:华丽的冠冕高耸,象征着威严。
  10. 纷纶盛服章:盛装的服饰屡屡飘扬,展现出盛大的场面。
  11. 羽旄飞驰道:旗帜在道路上飞舞,象征着军队的威风。
  12. 钟鼓震岩廊:钟鼓声响彻山岩,渲染出庄重的气氛。
  13. 组练辉霞色:彩练在晨霞中辉映,显得格外美丽。
  14. 霜戟耀朝光:戟闪耀着朝阳的光辉,象征着威武。
  15. 晨宵怀至理:无论白天黑夜,都怀有治国的理想。
  16. 终愧抚遐荒:最终对边疆的荒凉感到愧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 比喻:将各民族的珍宝比作“遐赆”,突出了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 夸张:如“钟鼓震岩廊”,夸大了声势,表现出盛大的场面。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盛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自豪感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政治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献节: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兴盛。
  2. 百蛮:代表各族人民对中央政权的尊重与归附。
  3. 舜禹:象征着古代明君,代表理想中的治国者。
  4. 晨光: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寓意国家的未来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正日临朝》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李世民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舜禹”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明君
    • C. 财富
    • D. 文化
  3. 诗中“晨宵怀至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对历史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国家荒凉的愧疚
    • D. 对个人成就的骄傲

答案

  1. C. 李世民
  2. B. 明君
  3. C. 对国家荒凉的愧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 《望岳》-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李世民的《正日临朝》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心,李世民的诗歌更强调盛世的繁华,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痛和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 上分水岭 次韵周守二首 其二 种松二首 初夏晚兴 唁菊 乘舟阻风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 感事二首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妙弹 角力中原 而字旁的字 老班子 墓祭 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柔肤弱体 生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去逆效顺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行令猜拳 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争锋吃醋 馬字旁的字 南面之尊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