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哭徐山民》

时间: 2025-04-26 03:44:32

诗句

已是穷侵骨,何期早丧身。

分明上天意,磨折苦吟人。

花色连晴昼,莺声在近邻。

谁怜三尺像,犹带瘦精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2

原文展示:

已是穷侵骨,何期早丧身。
分明上天意,磨折苦吟人。
花色连晴昼,莺声在近邻。
谁怜三尺像,犹带瘦精神。

白话文翻译:

已经穷困到骨头里了,何必再期望能早早死去呢?
显然这是上天的安排,磨折着那些苦于吟咏的人。
花的色彩在晴朗的白天里更加鲜艳,黄莺的歌声在邻近的地方响起。
谁会怜惜那三尺高的书生呢?他仍然带着瘦弱的精神。

注释:

  • :形容极度贫困、困乏。
  • 侵骨:形容贫困深入骨髓,程度非常深。
  • 丧身:指死亡,失去生命。
  • 上天意:指天意或命运的安排。
  • 磨折:指磨难和折磨。
  • 苦吟人:指那些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写作的人。
  • 花色:花的颜色、形态。
  • 莺声:指黄莺的鸣叫声。
  • 三尺像:指书生的形象,通常指士人的精神面貌。

典故解析:

“苦吟人”是指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的人,这种形象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反映出士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感。诗中提到的“上天意”也暗示着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卷,字士余,号梦溪,生于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风格独特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抒发情感,常常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哭徐山民》是翁卷为悼念友人徐山民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命运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哭徐山民》是翁卷在悼念友人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深刻反思与对友人的怀念。开篇“已是穷侵骨,何期早丧身”,直白地道出了作者对生活困苦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便生活再苦,也不愿轻言放弃生命。接着“分明上天意,磨折苦吟人”则揭示了命运的不可捉摸,上天似乎在折磨那些努力追求理想的人,此句中蕴含着对命运的不满和无奈。

“花色连晴昼,莺声在近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构建了一幅温暖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意外地与前面的苦闷形成对比,似乎暗示着生活中仍有美好存在。而最后一句“谁怜三尺像,犹带瘦精神”则让人深思,士人的精神风貌与社会的冷漠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士人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个人的情感传达出对生命与命运的思考,令人深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是穷侵骨: 表达了作者极度贫困的状态,形象地传达了生活的苦难。
  2. 何期早丧身: 否定了“早死”的想法,显示出对生存的执着。
  3. 分明上天意: 表达对命运的感慨,认为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4. 磨折苦吟人: 指那些在生活困境中仍坚持创作的人,暗含对士人的同情。
  5. 花色连晴昼: 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象,传达出生活中的一丝温暖。
  6. 莺声在近邻: 传递出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对比感。
  7. 谁怜三尺像: 质问社会对书生形象的冷漠。
  8. 犹带瘦精神: 表达了尽管身处困境,仍然保持精神追求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半部分的苦闷与后半部分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拟人:将上天赋予意志,使命运更具人性化。
  • 意象:如“花色”、“莺声”等意象,营造出丰富的生活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作者在生活苦难中仍然保持的精神风貌,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社会冷漠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困境与无奈。
  2. :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3. :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活力。
  4. 三尺像:象征士人的理想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已是穷侵骨”中的“穷”意味着什么?

    • A. 富裕
    • B. 贫困
    • C. 平常
    • D. 幸福
  2. 诗中“花色连晴昼”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寒冷
    • B. 美好
    • C. 凶险
    • D. 乏味
  3. “谁怜三尺像”想表达什么情感?

    • A. 对士人的同情与关心
    •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对命运的无奈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 《春望》: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黄鹤楼》(崔颢):同样描绘了士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都表现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但《黄鹤楼》更侧重于对往昔的追忆,而《哭徐山民》则更强调对友人的怀念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基础知识》
  • 《翁卷诗文集》

相关查询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 偶宴西蜀摩诃池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一作杜甫诗) 春日过奉诚园(一作曲江,一作玉林园) 山居酬韦苏州见寄 自平阳馆赴郡 宿报恩寺精舍 蒲中道中二首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 鹧鸪天 灯夕雨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洋灰 计行言听 要开头的成语 冰糖 包含蝶的词语有哪些 积岁累月 香结尾的成语 走无常 吊儿郎当 颠颠痴痴 几字旁的字 支支梧梧 同字框的字 肀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善诱恂恂 瓦字旁的字 以功补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