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4:50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四
作者:黄庭坚
丽姬封人子,弄影爱朝日。
晋国始得之,泣涕甘首疾。
忧危与安乐,一生谁能必。
同床食刍豢,乃悔沾襟失。
全诗翻译:
丽姬是封为王后的女子,她的儿子在朝日的照耀下嬉戏玩耍。
晋国刚刚开始得利,便因泪水而感到痛苦。
忧虑与快乐,谁能保证一生都不变呢?
同床共食的日子,最终却因沾染衣襟而感到悔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丽姬”可能与历史上著名的丽姬有关,象征着美好与权力的结合。而“晋国始得之”则可能隐喻对权力与荣华富贵的追求,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风具有深厚的个性,常常蕴含哲理,语言清新而富有音韵美。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充满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权力与个人情感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背景中可能暗示了当时政治动荡与个人生活的交织,表达了对人生苦乐的感悟。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权力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开头两句通过丽姬的形象,描绘出一种美好而富有朝气的情景,然而随着后面几句的转折,诗人却将这种美好与内心的忧虑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感悟。
诗中“忧危与安乐,一生谁能必”一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强调了无论是欢乐还是忧愁,都是人生的一部分。结尾的“乃悔沾襟失”更是强化了这一主题,表现出一种对过往选择的悔恨与反思。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深刻忧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冲突。
黄庭坚的用词精炼而富有韵律感,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简洁而深刻,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权力的短暂,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可知的忧虑,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丽姬”指的是: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B. 一位政治领袖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历史学家
“忧危与安乐,一生谁能必”这句诗的意思是:
A. 人生是快乐的
B. 人生充满不确定性
C. 人生只需要追求快乐
D. 人生总是悲伤的
诗中“泣涕甘首疾”表达的是: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命运的无奈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李白的作品都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但黄庭坚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偏向于豪放的抒情风格。黄庭坚的诗在语言上更为优雅,情感内敛;李白则以豪放、奔放著称,展现出一种强烈的个人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