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1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11:44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
作者: 黄庭坚
用智常恨耄,用决常恨早。
推毂天下士,诚心要倾倒。
海宇日清明,庙堂勤洒扫。
何为陈师道,白发三径草。
全诗翻译:
常常因为年老而感到智力不足,常常因为决策早而感到遗憾。
我推举天下的士人,真心希望能倾倒他们的才华。
海宇间的阳光清明,庙堂上勤于清扫。
为何要谈论陈师道的事情,白发已在三条小径的草丛中飘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风独特,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擅长用清新脱俗的笔触表现自然与人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与二位朋友范成大和范仲淹相聚之际,表达了他对时事和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士人的关切和对老去的感慨。
黄庭坚的《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作。诗中,黄庭坚以自省的语气探讨了智慧与决策的关系,流露出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与对人才的渴望。开篇的两句“用智常恨耄,用决常恨早”,既表达了对智慧和决策能力的渴求,也揭示了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接着,诗人提到推举天下士,表达了对社会人才的期盼,显示出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担当。
“海宇日清明,庙堂勤洒扫”描绘出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渴望朝廷能有更好的治理。然而,最后一句“何为陈师道,白发三径草”则带有一丝无奈与感伤,似乎在质疑当下的文学与政治风气,感叹时光荏苒,已不再是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兼具了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视角,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美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黄庭坚对智慧与年华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怀和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用智常恨耄”是什么意思?
A. 年轻时的冲动
B. 年长时的智慧不足
C. 对未来的憧憬
“海宇日清明”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A. 天气阴暗
B. 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C. 风雨交加
诗中提到的“白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繁荣
C. 衰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诗与苏轼的诗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反思,而苏轼则常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