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9:01
梅州第六十六
楼角凌风迥,孤城隐雾深。
万事随转烛,秋光近青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城楼在微风中显得高耸,四周笼罩在浓雾之中。诗人感叹万事如同蜡烛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秋天的光辉渐渐逼近青翠的山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的描绘,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与哲思。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英雄之一。他的诗歌常以爱国、忧国之情为主题,风格雄浑激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末年,国家动荡,外敌入侵,文天祥身处乱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思考,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这首《梅州第六十六》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开篇“楼角凌风迥,孤城隐雾深”描绘了一幅孤独的城市风景,给人一种清冷而遥远的感觉,仿佛在展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这里的“风”和“雾”不仅是自然现象,也象征着诗人面前的艰难与困境。
接下来的“万事随转烛,秋光近青岑”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蜡烛的燃烧象征着人生的有限与无常,令人感慨万千。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隐忧。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建了一种超然的孤独感,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反映出他心中对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处境的孤独,反映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楼角凌风迥”中的“迥”字意思是?
A. 高耸
B. 远离
C. 隐蔽
D. 旋转
“万事随转烛”中提到了什么意象?
A. 时间
B. 风
C. 秋天
D. 山岚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忧虑
C. 愤怒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文天祥的《梅州第六十六》更加强调孤独感和对历史命运的反思,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展现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与深切的忧虑。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具体表现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