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4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44:41
寒夜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一夜风澎浪,中宵月脱云。
到窗资少睡,远响倦多闻。
星火远相乱,江山气不分。
早鸡先得便,断雁屡鸣群。
这一夜,狂风拍打着浪涛,半夜的月亮从云层中露了出来。
我在窗前很少入睡,远处的声音让我感到疲倦。
星星的光点在远处闪烁,江山的气息也显得模糊不清。
早晨的鸡鸣早已开始,孤雁偶尔在群中哀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早鸡”和“断雁”都可以视作对传统农耕生活的描绘,体现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梦得,号石泉,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作品多反映自身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寒冷的夜晚,表现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思索与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孤独感。
《寒夜》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在这种环境中自然地流露出孤独与思索。开头两句通过描写风浪与月光交织的夜景,营造出一种动荡而又宁静的氛围。诗人在窗前难以入睡,耳边传来的远方声音让他感到倦怠,这种感觉不仅是身体的疲惫,更是心灵的疲惫。
中间两句“星火远相乱,江山气不分”,展示了一幅模糊的夜景,星星的闪烁和江山的气息交融在一起,仿佛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迷茫与困惑。最后两句则以鸡鸣和孤雁作结,既有清晨的希望,又有孤独的哀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自然的规律,又反映诗人内心的矛盾。
整体而言,诗中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孤独、迷茫与希望的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中宵月脱云”意指什么?
A. 月亮从云中出来
B. 雨云密布
C. 白天的阳光
D. 星星闪烁
“早鸡先得便”中的“鸡”象征着什么?
A. 夜晚
B. 新的开始
C. 孤独
D. 风浪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迷茫与孤独
C. 恐惧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陈师道的《寒夜》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是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思乡与孤独,但李白的诗更加强调思乡之情,而陈师道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迷茫。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