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5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55:2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的老朋友准备了鸡和黍米,邀请我去他的田家。村边的绿树与青山在远处斜斜地相依。打开窗户,面对着田园,举杯畅饮,聊着农作和桑树、麻地的事情。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会再来一起赏菊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被称为“王孟”。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孟浩然的晚年,表达了他对故人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唐代社会经济繁荣,诗人通过描绘田园景象,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过故人庄》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诗中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开头两句勾勒出故人家乡的生活场景,既有丰盛的饮食,也有秀美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宁静和舒适之感。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与友人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讨论农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借用重阳节的赏菊习俗,表现出一种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风光为背景,流露出恬静、闲适的生活情趣,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和对友谊的珍惜,是唐代田园诗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理念,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故人准备了什么食物?
a. 鱼
b. 鸡黍
c. 粽子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
b. 重阳
c. 端午
诗人和朋友在一起聊什么?
a. 诗歌
b. 农事
c.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但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的宁静;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温暖。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邀:邀请。至:到。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é)。合:环绕。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开轩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还: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