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9:38
原文展示: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
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
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未阑。
传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宇宙和大地的感慨,描述了重阳节的欢庆场景。诗人登临岘山,俯瞰江山壮丽,历史与风俗交融,遥想古今。荆州的地理位置与楚地的辽阔,展现了时代的变迁。诗中提到的百城与官员,是对当下社会的观察。大家在重阳节欢聚一堂,尽情享乐,举杯邀约,琴声悠扬。献上寿礼,或寻幽处采兰花,烟雾缭绕,松竹映衬着衣袍,仿佛昔日的好友依然在场,兴致未减。最后提到的骑马醉酒,似乎暗示着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注释:
- 宇宙:指天地万物,强调开辟宇宙的伟大。
- 郁盘:形容江山的壮丽和富饶,郁郁葱葱。
-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节日,寓意长寿。
- 彭泽:指彭泽酒,形容酒会的欢快气氛。
- 浮菊:指在重阳节时采摘菊花,象征长寿。
- 习池:习池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著名的饮酒作诗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号浩然,字浩然,生于襄阳,晚年隐居于庐山。其诗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时,诗人受邀与友人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共度佳节,借此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孟浩然的《九日岘山宴》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对友谊的珍视。诗开篇即以“宇宙谁开辟”引入,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接着用“江山此郁盘”描绘出壮丽的山河,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类的渺小。整首诗通过重阳节的聚会,传达了团圆、欢聚的喜悦。诗中“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欢声笑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最终,以“传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作为结尾,似乎暗示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享受。整首诗兼具哲理与情感,值得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宇宙谁开辟:感叹宇宙的浩瀚,思考其起源。
- 江山此郁盘:描绘眼前壮丽的山河,感叹其美。
- 登临今古用:站在高处,观察历史与风俗的交融。
- 风俗岁时观:体会节日习俗的变化。
- 地理荆州分:提到荆州的地理位置,暗示历史的变迁。
- 天涯楚塞宽:描绘楚地的辽阔,表达自由的感觉。
- 百城今刺史:提及当今的官员,反映社会的现实。
- 华省旧郎官:回忆起以前的官员,带有怀旧的情绪。
- 共美重阳节:表达重阳节的共同欢庆。
- 俱怀落帽欢:描绘人们放下身份,共享快乐。
- 酒邀彭泽载:借用彭泽的酒会,增强诗意。
- 琴辍武城弹:音乐与酒的结合,营造节日气氛。
- 献寿先浮菊: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象征长寿。
- 寻幽或藉兰:寻幽探胜,展现闲适的生活。
- 烟虹铺藻翰:描绘烟雾缭绕的美丽场景。
- 松竹挂衣冠:描绘自然与人的和谐。
- 叔子神如在:怀念已故的友人,感情深厚。
- 山公兴未阑:暗示宴会的兴致未减。
- 传闻骑马醉:传递生活的洒脱,表现对酒的热爱。
- 还向习池看:最后的意象,回归历史与传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虹铺藻翰”,将烟雾比作虹彩,增添诗意。
- 对仗:整首诗中有许多对称的句子,增强节奏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方式,展示了宴会的热闹。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友谊和生活的珍重,展现了诗人乐观洒脱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人情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节:象征长寿与团圆。
- 彭泽:代表酒的欢乐与友谊。
- 菊花:象征着长寿与高洁。
- 松竹:象征高洁的品格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九日岘山宴》是关于哪个节日的诗?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重阳节
- D. 春节
-
诗中提到的“彭泽”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人
- B. 一种酒
- C. 一座山
- D. 一座城市
-
“宇宙谁开辟”的意思是?
- A. 赞美大自然
- B. 怀疑宇宙的起源
- C. 对历史的思考
- D. 纪念友人
答案:
- C. 重阳节
- B. 一种酒
- B. 怀疑宇宙的起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孟浩然与王维的诗歌都关注自然与人情,孟的更注重宴会的欢快与友情,王则更倾向于思乡与亲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