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2:50
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
在山怀绮季,临汉忆荀陈。
上巳期三月,浮杯兴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日晚兰亭北,烟开曲水滨。
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题序,沙场好解绅。
群公望不至,虚掷此芳晨。
在清晨摇舟待发,花丛中玩赏着晚春的风景。
在山中怀念这美好的季节,临水而坐,想起荀子和陈蕃。
三月上巳节日约定,举杯畅饮正值十天的盛会。
我坐在这里歌唱,却空等朋友的到来,心中惋惜乐趣无邻。
日落时分在兰亭北,烟雾弥漫开曲水岸边。
洗蚕时遇见美丽的女子,采艾时恰逢隐士。
石壁上可以题写序文,沙场上更适合解开绅带。
众友都未能如约而至,虚度了这美好的早晨。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襟甫,襄阳人,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怀念,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
这首诗写于唐代的上巳节,正值春意盎然的季节,诗人原本与友人相约游玩,但友人未能如期到来,因而产生了一种孤独感和惋惜感。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与友人缺席的抒情诗。诗中孟浩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
开篇的“摇艇候明发,花源弄晚春”,描绘了诗人待发的小舟与春花的生机,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孤寂,“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表达了对友人不至的惋惜和对欢乐时光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兰亭”不仅是典故的引用,也象征着高雅的文人聚会。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描写风景,更是在描绘一种理想的社交生活,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文化追求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最后,诗人以“虚掷此芳晨”的感慨结束,展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友谊的失落感。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次变化,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的交织,凸显了诗人对友谊与时光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美丽、友谊的缺失与时间的流逝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对美好时光与友谊的珍视,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的共鸣。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的作者是谁?
上巳节是农历的哪个月份?
诗中提到的“兰亭”与哪个历史人物相关?
答案: